第 106 章 谋划(第3页)

 虽然这个世界的事,明显不是李令月该知道的事,但武皇并没有怀疑李令月的话。

 她这个女儿身上,很有些神异之处,这一点,她再清楚不过。若非如此,她们也无法从那场火灾中逃生,更不会跨越时空,来到这么个地方。

 李令月冷笑一声,道:“他将府兵制改为了募兵制,在各地设置了十名节度使,允许各地节度使招募士兵,管理当地民众,又将收纳赋税的权利一并给了节度使。如此,用不了几年,便会形成节度使尾大不掉的局面。节度使强而中央兵力薄弱,一场恶战自然在所难免。”

 “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只是一个开始,从李隆基将军、民、财三权下放给节度使开始,祸根便已经埋下了!”

 武皇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李隆基难不成是傻子吗?”

 否则,他怎么会将如此多的权利下放给节度使?

 节度使的前身为支度使,主管军事,并兼任管理屯田的营田使2,其权力虽大,但尚在可控范围内。

 武皇时期,武皇只设置了一名节度使,便是李令月曾经担任过的安西节度使。

 可她也是基于对李令月的信任,才会让爱女手握大权,管理安西之地以及国家边界之事。

 李令月一离开安西四镇,武皇便立刻撤销了节度使一职,仍旧让继任者做支度使。

 李隆基究竟是哪里来的自信,一口气设置这么多大权在握的节度使?他这是在拿国家的命运,赌节度使的忠心!

 反正,武皇觉得,如果她是某地节度使,重兵在握,不反都对不起自己。

 “是啊,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李隆基却看不透。”李令月幽幽地道:“兴许,他不是不知道这么做的危害,只是过于懒惰,且又过于自信了吧。”

 募兵制的发展,与均田制的瓦解有关。

 随着土地兼并日益严重,许多百姓因为无田可耕而成为了流民。朝廷没有田可以租给百姓,收不到足够的粮草拿来供应军方,府兵制自然也就维持不下去了。

 李隆基让各地支度使自行募兵,可以说是一种相当偷懒的做法。这种法子短时间内似乎十分管用,可无异于饮鸩止渴。

 所以,武皇和李令月宁可筹谋着利用变法等手段来遏制土地兼并,将土地重新收归国有,也绝不会向世家妥协。

 偷得一时懒,后头便有无数苦头等着她们。

 在了解了这个世界的弊端之后,武皇更加坚定了变更律法

 ,抑制土地兼并的决心。()?()

 在李隆基充当完反面教材之后,武皇对李隆基,以及他治下的这个大唐的兴趣也消散了。()?()

 反正又不是她的国家,弊政再多,百姓再苦,跟她也没什么关系。

 ?想看晏央写的《秦唐之好》第 106 章 谋划吗?请记住.的域名[(.)]???。?。??

 ()?()

 武皇看向了身旁的爱女,冷静地问道:“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够回到我们的世界?”()?()

 这个世界,既然是李令月带她来的,回去的关键,自然也在李令月身上。

 “我们需要帮这个世界终结安史之乱。”李令月道。

 准确来说,她和武皇,以及跟着她们一起来到此地的那些被困在客栈中的百姓们想要回到原本的时空,需要大量的积分。

 而对于李令月和武皇来说,想要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积分的方式,就是制止安史之乱。

 这样一是双赢。

 武皇闻言,皱起了眉:“制止安史之乱吗?你我在这个世界都已经是作古之人了,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节外生枝的感觉,让武皇心中不大舒坦。可如果这便是她们逃出生天所需付出的代价,她愿意接受。

 李令月朝着武皇露出了神秘的笑容:“正因为我们已是作古之人了,我们这些老祖宗忽然出现在那些‘老熟人’面前,才更有警示意义啊!”

 距离武皇和李令月故去的时间还不算太久,朝中还有一些人认得她们的面孔。不知道,那些人若是见了她们,是会感到惊吓呢,还是怀念呢?

 作者有话要说

 1来自《资治通鉴》

 2来自百度百科

 这个微服私访的支线原本打算写点刺激的事,不过因为女主有系统在手,即使遇刺,也没有什么惊险感,所以显得有些无聊。我看有的宝宝也反应了这一点,所以我把上章改了改,重新搞了个符合本文设定的刺激展开。

 感谢在2024-04-2323:14:14~2024-04-2418:13:2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s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