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 惩戒(第3页)

 “这一巴掌,是阿翁让我替他抽的!”

 “这一巴掌,是阿耶让我替他抽的!”

 “这一巴掌,是李显阿兄让我替他抽的!”

 “这一巴掌,是李旦阿兄让我替他抽的!他让我转告你,若他早知道你是这样的,他绝不会传位给你!与其让大唐盛

 极而衰,

 他宁可让大唐平稳发展!”

 “哦,

 对了,

 还有高--祖也让我替他抽你一巴掌!”

 虽然这皇帝之位李渊没坐几年,

 但这李唐江山,他也是出了些力的。

 “你莫要忘了,你能开创所谓的盛世,是阿翁、阿耶、阿娘数代人努力的成果!你将江山糟蹋成这个样子,如何对得起他们?!”

 “百姓们如此信赖你,简直将你视为一代圣君,你是如何回报他们的信任的?李隆基,你还是个人吗?”

 李隆基被李令月扇得嗷嗷直叫,忍不住左躲右闪,以期躲开李令月的巴掌。

 “现在这一切不是都还没发生吗?你为何要因为我不曾做过的事而惩罚我?这不公平!”

 现在,他最多只是犯了个轻信安禄山的错误,只要他改过来不就好了?

 荧幕中的一切都不会发生,他不会派使臣去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潼关不会失守,大唐江山不会支离破碎,他也不必被逼得仓皇出逃,所有人都会好好的!

 “你与我讲公平,那些枉死之人,谁来给他们公平?”李令月道:“你莫要忘了,已经有许多百姓因为你的愚蠢,而惨死在叛军的铁蹄之下,你能让他们重新活过来吗?”

 这时,荧幕中,李隆基的军队已经行至了马槐坡。将士们不肯再继续前行,他们扬言安史之乱,是杨国忠、杨贵妃引起的,他们绝不会拿自己的命去保护祸国殃民之人。

 最终,李隆基顶不住压力,赐杨贵妃自尽。

 杨贵妃看到这一幕,面色苍白地捂住了自己的嘴。

 原来,被缢死在马槐坡,就是她的结局吗?

 入宫本非她所愿,只是她难以违抗圣旨,不得不离开了原本的夫君寿王,去侍奉自己的公公。她本以为,好生顺着李隆基的心意,将日子过下去,也就罢了。

 可杨玉环万万没有想到,有朝一日,随行的将士们竟会将安史之乱的根源归结于她。

 是,与那些遭灾的百姓们相比,她的确不算无辜,毕竟她的兄长杨国忠因她而得到重用,谋反的安禄山,是她的干儿子。

 可与李隆基相比,她简直太冤枉了。她并不插手朝中政务,所言所行,大部分时候都顺着李隆基的心意。

 朝中大事是李隆基做的决定,奸臣是李隆基执意要信的,忠臣是李隆基下旨诛杀的。这些将士们不敢直言李隆基之过,便将一切罪名安在了她杨玉环的身上……

 当杨贵妃看到荧幕中的李隆基派高力士亲自送来白绫之时,面色惨白。

 她早就该知道的,在这个男人心中,永远只有他自己是最重要的。

 杨贵妃低下头,掩住了眸中对李隆基的怨恨之情。

 她看着李隆基逃入蜀中,太子李亨在其第三子李倓的劝说下,选择留下来与叛军抗争。

 最终,李亨在灵武称帝,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看到这里,杨贵妃的心中充满了讽刺。

 如果她该以死谢罪,那么,他呢?凭什么他还可以好端端地继续做他的太上皇,苟且偷生?

 太平公主说得不错,李隆基,是最没资格讲“公平”二字的人。

 与此同时,在场的其余大臣们,心情也久久难以平静。

 这荧幕中的画面采用了3d技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尽管这一切还未发生,但对于这些大臣们而言,好像真的亲身经历了一遍安史之乱。

 在看到一幕幕惨烈的景象之后,在场的大臣们无法再用以往的态度来对待李隆基。

 他们要极力克制自己,才能让自己不说出一些难听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4-2701:30:37~2024-04-2823:50: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想吃猫的鱼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44975755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