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5 章 责任(第3页)
一连数日,李令月几乎没怎么下船。
按照原本的规划,她是应该沿途继续微服私访、考察民情,顺带着调剂一下的。
但她先前在李隆基位面耗费了不少时间,因此,她只能砍掉了一些微服私访计划。
大部分时间只能在船上度过,这也使得时间变得有些难熬。
好在,嬴政会时不时与李令月联系,这也让难熬的时间变得好过了一些。
为了满足嬴政的好奇心,李令月带着他“游览”了舰船内部,并向他讲述了京杭大运河的由来。
京杭大运河的某些河段始建于春秋战国时代,到了隋炀帝时期,杨广将这些河段连了起来,让京杭大运河彻底成型。
但杨广这么做,却不是为了发展运河两岸的经济,让百姓的日子好过一些。
他命人日以继夜的施工,为此累死了许多人,才终于完成了运河的开凿工作。而后,他又继续奴役百姓,命他们为他建造豪华的龙舟,好让他在开凿好的运河上乘坐游船。
运河两岸的商圈,是直到大唐时期,才开始繁荣起来的。
这条以无数人命铸就的运河,终于开始反哺周围的百姓。
当嬴政听说了京杭大运河在后世产生的作用时,眼中闪现出跃跃欲试的光芒。
无他,京杭大运河为大唐沿河地区的人带来了一条极为便捷的运输途径,并带动了商业的发展,好处显而易见。
但
后来,李令月再三提到隋二世杨广骄奢淫逸,导致隋二世而亡,又让嬴政陷入了沉思之中。()?()
对于隋这个和秦同样二世而亡的朝代,嬴政的印象还是颇为深刻的。
∵晏央的作品《秦唐之好》??,域名[(.)]∵?∵?╬?╬∵
()?()
尤其是李令月老喜欢拿隋二世和秦二世做类比,嬴政想对隋炀帝杨广印象不深刻都难。()?()
在李令月意味深长的目光中,嬴政道:“知道了,寡人不会重蹈你那个世界秦和隋的覆辙。无论做什么,寡人都会顾惜民力,不会过度逼迫底层黔首。”()?()
一些大工程,不是不可以修建,但不能急于求成,得慢慢来,得给黔首们喘息的余地。
否则,即使是再好的工程,也会招致底层黔首们的不满和反感。
现在,嬴政的目标可不仅仅是保住自己的基业,避免大秦二世而亡的结局,更是要努力做任务,提升黔首们的幸福感,以此来换取好处。
他不会做自毁长城的事。
李令月闻言,总算是松了口气。现在嬴政可是她的绑定者,这不仅意味着她可以从嬴政处获得额外的积分,同样也意味着他们二人“有难同当”。
要是嬴政违背“爱民如子系统”的初衷,李令月不知道她和嬴政会遭到什么样的惩罚。
总之,她是一点都不想去尝试,好在嬴政还能听得进她的劝告。
……
这已经是李令月在水上度过的第十四天了。
船队除了偶尔靠岸,补充必要的淡水资源和蔬菜之外,几乎一直在行驶着。
某次,当嬴政再次跟李令月打“可视电话”时,看到了李令月恹恹的样子。
李令月对嬴政说:“现在,我稍微有点明白那些航海家们在海上漂泊的感受了。”
短时期乘船游览,顺带着欣赏沿途风景,是一种享受。
可当时间久了,两岸的景色看起来千篇一律了,一切都显得乏味了起来。
李令月的船队有明确的航线,她的船只航行在相对安全的地方,当她在京杭运河上漂泊久了,仍然会觉得难受。
那些航海家们面对一望无际的大海,在海上漂泊数个月都看不到陆地时,他们又会是什么感觉呢?
连船都没怎么坐过的嬴政,显然是不能理解李令月这番话的。
他道:“就那么赶时间吗?何不命人将船只靠岸,歇息几日再走?”
“算啦,我又不是出着容易,可我在沿途的县城停留,那些县令少不得以极大的阵势来迎接我,到时候少不得又要劳民伤财。”
“未来若是有机会,我还想出海看看呢,现在就权当是预热吧。要是连在京杭大运河上漂个半月一月都忍受不了,那我可得趁早打消航海的念头了。”
远航,不是什么刺激好玩的事,而是一次极大的冒险。
对于任何人来说,这都是荣耀和生命的相互掠夺。
后世,人人都知晓他们从海上能够获得巨大的利益,却鲜少有人去关注,那些前去探索航路的船只,究竟有多少沉没在了冰冷的海水之中。
现在,海上丝绸之路为大唐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许多人都沉浸在“海外遍地是黄金”的美好幻想中,忽略了航海的风险。
李令月作为大唐航海计划的倡导者,却不会忽视这一点。
为了减少大唐日后在航海过程中的伤亡,提高造船技术、培养船员们的专业意识十分重要。
即将抵达扬州港口的李令月,心中多了几分沉重的责任感。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5-2921:07:16~2024-06-0304:26:4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雪、lily5瓶;671484912瓶;26077763、竹马难寻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