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6 章 港口(第3页)

 “这里,是我大唐的‘罗卡角’。”李令月是这么回复嬴政的。

 陆地在这里结束,海洋从这里开始。

 这句话,在后世被用来歌颂航海者的气魄,在此刻,却被李令月拿来当做这些勇士们的赞歌。

 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扬州港其实并不适合这样的称呼。

 但这是最为靠近长安城的一处港口,是武皇和李令月看着它一点点发展起来的港口,甚至是她们亲自参与建设的港口。

 李令月对扬州港,自然有着较为深厚的感情。

 她仿造后世的罗卡角,特意建立起这样一座灯塔和一块石碑,不仅是在鼓励和歌颂远航者们,同样也是在提醒自己,不要被眼前短暂的繁华迷昏了眼,不要忘记罗卡角承载的兴衰史。

 当周围的百姓们看到李令月的官船时,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声。

 他们不会忘记,是李令月的关照,铸就了现在的扬州港。

 靠着这个港口,靠着各项惠民政策,他们的生活一天天肉眼可见地好了起来,扬州也成为了国内的富庶之地,水运中转枢纽。

 生活在这里的百姓们,自然对李令月满心感激,

 “是太女殿下!肯定是太女殿下的船队到了!”

 “我早就听人说过太女殿下要来,只是一直不知道殿下究竟什么时候来。没想到,我竟然能够等到太女殿下的船!”

 “让让,快让让!我也想看看太女殿下究竟长什么样!”

 港口上的百姓们越来越多,且一个个都开始躁动起来。

 李令月见状,赶忙对身边的一名亲兵道:“拿着孤的令牌去找扬州知府,让他派一队官兵来维护秩序,别闹出什么踩踏事故来。”

 亲兵领了她的令牌,正打算乔装离开,就看见一队知府带着底下的一众官员匆匆朝着李令月等人船只靠岸的方向赶来。

 扬州知府一面命人维持着现场的秩序,一面带着官员来到李令月的面前。

 这时,他的脑门儿上已经满是汗水了。也不知道他那些沿途的同僚们是怎么回事,都不给他传个信儿。

 否则,他肯定会一早就把什么都安排好,命人将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早早就带着人在码头上等候李令月的船队。

 绝对不会像现在一样,李令月人都到了,他才着急忙慌地赶过来。

 “参见太女殿下,微臣有失远迎,望殿下恕罪。”

 李令月私底下嘻嘻哈哈,没个正形。但她在知府等人面前,看起来仍然颇有威仪:“平身吧。”

 她淡淡地扫了知府等人一眼,只这一眼,便让知府等人觉得充满了压迫感。

 她那双犀利的眸子,仿佛能够一眼看穿知府等人心中的真实想法。

 “你也别怪你那些同僚们不给你通风报信。孤这一路只随机靠岸采买些物资就走,他们也不知道孤的行程。”

 “殿下--体恤百姓,实在让臣等感动。”扬州知府道。

 “恭维的话不必多说。为孤寻一处安生地,先让孤和孤手底下的这些臣子们好生休息休息。”李令月言简意赅地道。

 刚刚从船上下,才是当务之急。

 扬州知府听闻这话,颇觉惊讶:“上天赐予咱们大唐的几艘舰船……太女殿下不先去看看么?”

 他还以为,李令月靠岸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去看那几艘舰船呢,没想到,李令月似乎压根就没想起来有这么一回事。

 可李令月千里迢迢赶来扬州,不就是为了看看这“天降祥瑞”么?

 “明日再去看就是。”知道那几艘舰船纯属系统出品的李令月道。

 扬州知府闻言,也不好违逆李令月的心意,只得将接下来的安排全部取消,按照李令月的心意来进行新的规划。

 周围的百姓们见李令月要走,顿时就不干了。

 那可是太女殿下!

 他们好不容易才能看到太女殿下一次,怎么能连人影都没看到,就让她离开了呢?

 李令月自然不会粗暴地对待这些崇敬自己的百姓,但她也只能远远地朝着那些百姓们打个招呼。

 至于跟那些百姓们进行近距离接触是不可能的。

 虽然她一直是以保家卫国、亲民擅农事的形象示人,但她这一路走来,也坏了不少人的利益,碍了不少人的眼。

 远的不说,就说她阿耶李治和她阿娘时期被削的门阀世家,就对他们一家子恨之入骨。

 她和她阿娘在朝堂上动作不断,每提出一项新的举措,就会触动一批人的利益。

 长时间积累下来,恨她们母女的人可不在少数,李令月可不会拿着自己的安危来冒险。

 眼下其实还好,得罪人的活主要是武皇在做,李令月顶多算是被迁怒的那个。

 但李令月估计,等她在朝堂上向她家阿娘提出土地改革政策之后,她出门就得跟嬴政似的,随时提防着有人要来行刺了。

 李令月对身边的玄甲卫吩咐道:“去几个人,将咱们带过来的礼物,随机给百姓们分一些,也是咱们与民同乐的意思。在分发的时候注意着些,莫要引起百姓们的哄抢。”

 由于先前李令月和武皇来过扬州,此地是有一座简易行宫的。

 当时,扬州城的百姓们听说是要修来给武皇母女住的,许多人纷纷踊跃报名。有些家境富庶的,哪怕不要工钱,也想来给李令月做白工。

 李令月当然不可能压榨这些百姓们的劳动力。后来,行宫建成,除了官府给与百姓们的工钱之外,她又自掏腰包,给参与行宫修建的人发了一份津贴。

 这一次,李令月还打算继续住那座行宫。

 扬州知府在得知武皇和李令月母女要来的消息之后,早早便命人开始打扫那座行宫,又命人寻了些时令花卉放入那座行宫之中。

 现在,虽然驾临行宫的从武皇母女二人变成了李令月一人,对于扬州知府来说,倒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反正,无论是圣人来,还是皇储来,他们都要用最高的规格来接待对方。

 在步入行宫之后,李令月发现,几年没来,这行宫的布置愈发富丽堂皇。

 不知何时,行宫中多了些名贵的藏品和古玩,甚至连拜占庭帝国的一些宫廷用品,都出现在了这座小小的行宫之中。

 李令月见状,疑心扬州知府为了讨好自己和武皇,去搜刮了民脂民膏。

 “孤不是说,一切从简么?如今这是怎么回事?”李令月皱眉看着扬州知府。

 扬州知府听了李令月的话,赶忙为自己辩解:“微臣知道圣人和殿下最是爱惜民力,自然不会去做劳民伤财之事。这座行宫中的饰品,大多是海外归来的商人们为殿下送来的。”

 “从前,他们只能派人在近海航行,如今,他们交些保护金,就可以跟在官府的船队后面,去更远的地方做生意,利润也变得更加丰厚。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殿下。”

 “他们对殿下十分感激,他们认为,他们能赚来这么多的钱,都是由于殿下的庇护。每次返航之时,这些商人都会命人送来一样礼物,只盼着殿下能够保佑他们下一次出海之时一切顺利。”

 李令月:“……”

 合着她被当做类似“妈祖”那种海上保护神的角色了啊?

 这可真是令人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孤没有这个本事庇佑他们,你让他们日后别再往行宫送东西了。”李令月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但您的确是福泽深厚之人啊。否则,上苍又怎么会因为您,而降下祥瑞呢?”

 扬州知府说着,目光又落在了李令月的肚子上:“微臣听闻您吞风有孕。如今却不见显怀,可见您来历不凡,您腹中的孩子也来历不凡。您又何必否认自己的不同寻常呢?”

 很快,他就将目光从李令月肚子上收回。在这过程中,他态度拿捏得当,并未让李令月感觉自己受到了冒犯。

 只听他继续道:“殿下能够带来好运,已是商人们心中的共识了。殿下其实无需纠结,无论您能否庇佑他们,是否愿意庇佑他们,都无甚要紧。他们每次回来之后,给您带一件礼物,既是为了感谢您,也是为了下次出海时更加安心。您若是拒绝接受他们的礼物,只怕他们反倒要夜不能寐了。”

 李令月:“…………”

 成吧,要是他们实在想求个安心,愿意送就送吧。

 只要这些东西不是搜刮民脂民膏得来的就好。

 扬州知府原是打算为李令月等人准备一个盛大的接风宴的。

 但他见李令月和她身后的官员面上皆流露出了疲惫之色,便命人将准备好的膳食直接送到了他们的住处。

 当晚,李令月歇在了她上回住过的碧潮轩中。

 扬州知府送来的膳食很是丰富,既有扬州当地的特色菜和风味小吃,又有符合李令月口味的京城菜。

 李令月原本只想简单用一些的,但她看着这丰富的菜色,不由多了几分胃口。

 不得不说,扬州知府为人实在细致。在得知李令月怀有身孕后,他命人送来的,都是适合孕妇吃的菜。

 此时,李令月倚在窗边享受着美味佳肴,看着窗外的夜景,倒也别有一番意趣。

 疲惫了许久的身躯,似乎也跟着放松了下来。

 这时,荧幕中的嬴政对她道:“寡人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

 原来,在扬州知府为李令月一行人接风洗尘的过程中,李令月和嬴政的“视频电话”一直没有中断。

 嬴政想要了解更多与扬州港有关的情况,李令月不介意满足他这些无伤大雅的愿望。

 正好,她也可以借此机会试探一下,其他人能否看到这块“荧幕”,这块“荧幕”又能持续存在多久。

 第一个试探的结果并未出乎她的预料,其他人看不到这块荧幕,只有她和嬴政能够看到这块荧幕。

 不过,在与知府相处的过程中,李令月得一直克制着自己,假装那块屏幕不存在,这对于她而言,也是一项考验。

 至于这第二个试探,她也没能试探出什么结果来。大半日过去了,这块荧幕仍然没有任何要消失的迹象,可见一直维持着“通话”除了费“积分”之外,没有别的坏处。

 想到积分,李令月低头扫了一眼自己的积分面板,然后她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电话费爆表了!

 “阿政,快把通话终止!这周之内,我们都不要再联系了!”李令月肉痛地道。

 嬴政对她的这个说法表示颇为不满:“何至于如此!不就是积分么,寡人能花就能赚更多的回来。”

 积分固然重要,但对于嬴政而言,跟李令月的通话,以及他从大唐得到的信息,更是无价之宝。

 李令月说的什么这周都不要再联系,是绝对不可能的。

 “积分寡人来赚,不需要你操心。”嬴政又一次重申:“你也不许为了省那点积分而不与寡人联系。”

 看得出来,他的心情真的相当不好,连许久未见的“寡人”都崩了出来。

 自从嬴政摸清了系统给积分的规律之后,他赚积分的速度是越这样的话,自然也有他的底气。

 李令月闻言,立马转变了口风:“那什么……我刚才随便说说的,你别在意。”

 她见嬴政不接她的话,便自动转移了话题:“刚才你说,你从未见过这样的景象,是指什么?我都带着你在大唐‘游历’了好些天了,你对于我大唐运河沿岸一带应该有几分熟悉了吧?”

 “黔首。那些黔首们在见到你时,发自内心的激动和欢喜,是我从未见过的。不止秦国,如今中原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君,都不可能会有这种待遇。”

 很长一段时间中,底层黔首在嬴政看来,都是沉默的背景板。

 他们愚昧、麻木,有时他们的不听话会令嬴政感到头疼。

 但现在,嬴政发现,原来,他们还可以那样鲜活,他们带来的,也并不都是负面的东西。如果善待他们,他们也能够给出积极的回馈。

 这便是……爱民如子系统希望他们明白的东西吗?

 嬴政看着系统中快速增长的积分,若有所思。

 “还有那些商人……他们历来都不做亏本买卖,你却让他们在没有好处的情况下,心甘情愿地为你奉上厚礼,这也是寡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

 秦国对待商贾并不友善。他们担忧黔首们被商人们蛊惑,不肯好好种地,更担忧农人们跑去经商,导致粮食不够,因此,他们对商人进行了诸多限制。

 即使商人们尝试着给官员送礼,那也是为了获得些许便利。他们对朝廷的印象,朝廷对他们的印象,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所以,当嬴政看到那些商人们对李令月这般推崇的时候,他才会如此惊讶。

 从侧面,也能看出,李令月对本国的商贾是真的不错。

 想到这里,嬴政忍不住问道:“你们大唐的粮食产量,已经这般充沛了吗?否则,你为何对治下之民经商不加以限制?”

 “从我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已经想法子从系统中得到高产粮种,改变大唐的耕种模式,提高粮食产量了。”李令月道:“如今,大唐粮食产量的确增加了不少。”

 当然,大唐的土地兼并情况也变得严重了不少,这也使得大唐国库中的粮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充裕。不过,不要紧,暂且先让那些地主们替他们存着粮食吧。

 待她腾出手来,就开始进行土地改革一事。

 海外贸易给李令月带来了海量的金银,李令月准备一边通过律令来限制贵族之家土地持有数量,一边用金银来赎买一部分土地。最终,要确保将大部分土地重新收归国有,然后租给农民来种。如此一来,便能继续将均田制维持下去。

 此后,他们还需要每隔一阵子,便打一次土地兼并。否则,总有人会阳奉阴违。当然,要是后世不幸出了昏庸的君主,图省事不想打,那就进入王朝兴衰的周期率吧。

 “总之,如今我大唐田地种的产出够用。再加上,商人们会从海外采买一些其他国家的粮食回来,我没有打击商人的必要。”

 “更何况,这些商人们还给我交税、交保护费呢。我能用这些钱财来采买粮食,发展国力。”

 在李令月看,只把钱当钱,而看不到钱财的其他价值。

 她如此推崇商业,是因为她知道该如何将从商业中赚取的钱财,转化为其他的资源,转化为国家发展的动力。

 而转化这一步,恰恰是最重要的。

 后世的大宋,只会赚钱,无法将赚来的钱财转化为保护自己的力量,便沦为了一只肥羊。

 后世伊比利亚半岛的两个国家,在从大航海中得到了海量的财富之后,却没用这些财富来发展本国的产业,于是,在风光一时之后,它们重新跌落了下去。

 李令月对嬴政道:“我不限制经商,甚至鼓励我的国民们从事海上贸易,自然是因为这能给我带来更多。”

 嬴政知道,李令月对于商业的认知,向来比他更前卫。于是,他若有所思地听完了这番话。

 “难怪这些航海商人们会对你这般推崇。”

 “待大秦一统天下之后,阿政你也可以考虑多拓展几条商业路线了。”李令月笑吟吟地对嬴政道:“现在你们还需要打打杀杀,等到局势平定下来之后,就不能再用老一套思路来行事了。”

 “接下来,你会不断从系统中得到高产作物的种子。到时候,不需要那么多人种地了,你完全可以鼓励一部分人去经商,去走路上丝绸之路,并打通海上丝绸之路,换回你们需要的各种资源,提高生活质量。”

 “寡人会慎重考虑的。”说完这番话后,嬴政看了看李令月那边的天色,开口道:“天色不早了,你早点休息吧。”

 李令月伸了个懒腰:“你也是。欲要成就大事,健康不可忽视。批完折子,你要早点休息。我可不希望下回跟你联络的时候,看到你眼下有乌青。”

 嬴政:“……知道了。”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终于“上岸”了,没有水波的影响,这一觉,李令月睡得格外安稳。

 翌日一早,李令月从睡梦中醒来,便开始规划她在扬州期间的行程。

 首先,先去看看她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几艘战舰。好歹占了个“天降祥瑞”的名头,这些“祥瑞”总要有点排面。

 然后,她准备依次去造船厂地方看看,之后是指南针制造厂、“罐头”制造厂等保障航海后勤的地方。

 最后,也是她本次来扬州的主要目的——选择一处地方,建立一所海军学校。

 随着海上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张,大唐需要一支海军来保护商船的安全。但海军不可能凭空变出来,大唐需要自己培养。

 因此,建立一所海军学校,对于李令月和武皇来说迫在眉睫。

 在李令月的规划中,海军学校的生源,可以从已有的军队中招,也可以从普通百姓中招。

 符合条件的陆兵们可以进入海军学校学习,并在通过考核之后自动转为海军的一员。

 符合条件的普通百姓们在通过学习和考核之后,同样可以成为海军的一员。

 只要她给海军的待遇足够好,不怕没有人愿意来报名。

 陆军也用不着羡慕海军,因为海军的危险系数比陆军高,待遇比陆军好上一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陆军不会有什么伤亡。但因为此时造船技术有限,海军的每一次出海都有一定的风险。

 当然,陆军要是实在羡慕海军的待遇,想要转职成海军,那也是他们的自由。

 只要他们愿意为了高薪而承受更高的风险,李令月是不会将他们拒之门外的。

 当李令月将她的想法告知武皇时,武皇表示十分支持。

 唯独在招生门槛上,两人产生了一些分歧。

 武皇的意思是直接招收青壮年男子,学成出来立马就可以派上用场,李令月却坚持要求扩大招生范围,让符合条件的女子也可以参加入学,并成为海军的一员。

 武皇对李令月道:“你又何必如此?朕知道,有一些女子身体素质和个人条件超过男子,可你得承认,军队中,始终是男子占了绝大多数。你若是在一个满是男子的学校安排几名女子入学,你可知道这会增加多少管理难度?”

 先前李令月要求在自己所统帅的军队中加入女兵,武皇想着她可以控制住局面,便同意了。

 在武皇看来,控制住底下的兵不要乱来,对于李令月而言,顶多是稍微多花点精力罢了,是顺带的事。

 可建立海军学校,并让女子和男子一起入学就不同了。通过这种方式,大唐兴许的确能够获得几名资质出众的女兵,却也会给管理带来许多麻烦。

 比方说,这些女兵要不要单独建个队伍?要不要跟男兵一起行动?若是她们在海军学校受到了侵害,又要如何处理?

 李令月却道:“阿娘,有些事,我们不能怕麻烦,便不去做。诚然如你所言,不招女兵,只招男兵,看起来对我们最省力。但一时的省力,可能会导致我们之后走不少弯路,付出许多代价。”

 “远洋海军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支新兴的队伍,它还很年轻,它的规则由我们制定,因此,它会有更多的包容性。”

 “女兵需不需要单独建立一个队伍?当然不,既然她们选择进入海军学校中,那么,她们首先要明白,她们和其他男兵一样,都是我大周海军的一员,他们没有任何区别。在海军学校之中,没有人会受到任何优待。能够完成训练任务的就继续呆下去,完不成训练任务的,就趁早离开。”

 “至于女兵受到男兵侵——犯,这可以归结为海军对自己的同僚实施内部暴力,我们应该做的是制定相应的规则来制止这种行为,派相应的人员来进行监管,而不是一刀切。”

 “阿娘,我们是天下之主,天下英杰,理应为我们所用,无论男女!”

 最终,武皇被李令月说服了:“按照你的想法去做吧。你给大周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我有时候都忍不住想看看,大周在你的引导下,究竟会变成什么样子。”

 李令月在用完早膳之后,便向进来向她请示工作的宋璟传达了自己的想法。接下来,自有宋璟与扬州知府联系,而后进行一系列的安排。

 从系统中兑换出的六艘战舰没有让李令月失望,六艘崭新的战舰静静地停泊在水中时,不少人都深为震撼。

 扬州知府对李令月道:“第一次看到上苍赐下的战舰时,微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战舰?如此神物,恐怕也只有太女殿下配享用了……”

 李令月眯着眼,看着阳光洒在战舰上,反射出来的光芒,对扬州知府道:“不,这些战舰,不是给孤独享的。既然是战舰,就要物尽其用。它未来的使用者,是我大唐海军。它存在的意义,便是保卫我大唐子民不受外敌侵——犯!”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4-06-0304:26:48~2024-06-0518:12: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秋暮清茶、走哪看哪儿5瓶;yvchiyao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