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黄鳝也咬人(第2页)

 档案中还有一份被挟持女人的口供。

 口供中女人交代,她刚开始的确不喜欢这男的,可日久见人心,她已经开始尝试着接受男的了,所以答应了他的“饭约”。

 俩人中午吃饭时还好好的,男的并未表现出一丝的异常。

 吃完饭,俩人都觉得还没聊够,便开始“压马路”。

 结果逛了大半个小时后,男人忽然性情大变,开始指责女人的种种不是。

 他越说越激动,最后抢了附近店里的一把水果刀,开始威胁女人。

 路人见此情景,便报了警。

 在民警的胁迫下,逐渐退到了弥河大桥上。

 后面的事情我通过刚才看照片以及听冯红林描述,已经知道个大概了。

 男人中枪后,愤怒地转身跳入到了弥河。

 各自看完后,交换了档案。

 第二件案子同样有很多不寻常的细节。

 因为出事的俩人是情侣,俩人还不算分手,只是前几天吵过一次架,当时正处在冷战期。

 根据女人的同事交代,当时女人正在上班,接了个电话便下了楼。

 女人单位的保安亲眼见过女人上了男朋友的车。

 至于俩人在车上说了什么,已经没人知道了。

 最终汽车开到了弥河大桥上,男人一脚油门,开车撞进了弥河中。

 将汽车打捞上来后,并未发现俩人的尸体。

 我注意到男人在开车找女人前,也吃过鱼。

 看完两个案子的卷宗,我发现这两件案子除了都是男女吵架,男的行为过激,以及最后未发现尸体外,其实还有一个相同点。

 那就是出事前,都吃过鱼,而且都是在一种情绪极不正常的情况下,做出的“傻事”。

 如果没有刚才和快餐厅店老板的一番交流,我应该还注意不到俩男人都吃过鱼,这一看似无关的细节。

 难道这两次命案背后都和弥河的鱼有关?

 我把想法和冯红林交流了一下,冯红林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鱼能又什么问题?吃过弥河鱼的市民应该不少,好像没曝出啥问题啊!”

 “那会不会只是一部分的鱼,或者某个阶段的鱼存在问题呢?”我又问。

 “有这种可能!那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得呢?”

 我双手一摊,表示不知道。

 档案管理员老杨插了句嘴:“应该是吃了不该吃的东西了吧?”

 一语点醒梦中人!

 “老杨,你是怎么想的?说来听听!”

 老杨手里握着个小茶壶,先喝了口水,然后一瘸一拐走到桌前,坐到了冯红林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