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石板下面

 姚立国点点头:“这个我们已经向有关部门提过,只是目前无法证实7人的症状是其它原因所致。”

 “那就能证明是服用了咱们生产的药物所致?”

 姚立国苦笑一声:“这7人都服用过咱们的药物,在没有其它证据前,这就是证据啊!”

 这话让我无言以对,不过还是觉得都卖出2500盒了,就算这2500个人里只有半数已经吃了这种药,也有1000多人,如果是药物本身问题,出事的不应该只有7人啊!

 “姚经理有何计划?”杨玉静皱着眉头问。

 “暂时还没有!我想既然龙氏集团和油城杨家是合作关系,这事还得大家商量着来。”

 “能去看看几个病者?”

 “当然可以!”

 认识冯红林和李文康也有一段时间了,接触中跟俩人学了不少东西,尤其是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

 我觉得想弄清事情的真相,还是得围绕这7个人。

 为了减少麻烦,和姚立国商量了一下,干脆偷偷去看重镇监护室的3人,以免有争执。

 三个人都戴着呼吸机,值班医生告诉我们,人处在高度昏迷中,目前都没能脱离生命危险。

 我透过重病监护室的门玻璃望去,看到三个人的身上都萦绕着一股黑气。

 这股黑气虽然很淡,却很明显。

 如果是药物的问题,3名患者身上不应该都有这股黑气,反过来说,既然3人身上都有这股淡淡的黑气,就说明另有他因。

 确定了这一点,我脑中也大概有了思路。

 “姚哥,能想法得到这7个病人的基本信息?”

 姚立国点点头:“这个问题不大,给我十分时间,我打几个电话。”

 姚立国打完电话,几分钟后,又接了个电话,然后用A4纸打了几页复印件。

 “这是7人的户籍信息!”

 我快速翻着看了一遍。

 发现这7个人中的4个住在三村,另外3人住在四村。

 “姚哥,这个三村和四村是燕京四周的村子?”

 “不是!就在城里,是燕京的老小区,位于老城区,一共5个社区,沿用了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称呼,分别是一村、二村到五村。”

 “这么说,这个三村和四村紧挨着?”

 “对啊!五个村自东往西,分别是一村到五村,彼此间也仅仅是隔着一条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