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行记虚灵渡
第125章 古神之战(第2页)
原来在古天竺,并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而是类似于一个城邦联盟的形式所存在的王朝,最早天竺人所信奉的是魔神波旬,也是古天竺众多城邦的守护神。之后佛教盛行,将波旬归于魔类,成为传说之中的魔神。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在天竺逐渐势微,取而代之的则是印度教,而印度教的三大主神分别是梵天(Brahma)、毗湿奴(vishnu)和湿婆(shiva)。他们分别代表了创造、维护和毁灭的宇宙循环,各自拥有独特的象征和神话故事。而毁灭之神湿婆,同时也是再生和净化的象征。他具有复杂且矛盾的魅力,既是恐怖的毁灭者,又是仁慈的施恩者。湿婆的形象通常包括纷乱的蓝黑色长发,脖颈上挂一串骷髅项链,上身半裸,下身围一条虎皮,身缠眼镜蛇,手持三叉戟和弓箭。湿婆的舞蹈,特别是坦达瓦之舞(tandava),象征着宇宙的永恒运动和最终的毁灭 。
仁善达布作为一名备受尊敬的泰国国王宗教顾问,他拥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特权——能够接触到大量未被公之于众的珍贵史料。就在一次偶然间,当他翻阅一本破旧不堪且残缺不全的书卷时,一段令人震惊的文字映入了他的眼帘:据说,在远古时期,印度传说中的湿婆神与佛教佛祖竟在高耸入云的雪山之巅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这场激战的结局让人瞠目结舌,佛祖身负重伤后向东狼狈逃窜,而强大无比的湿婆神却自此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