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进京赶考(第2页)

 他一岁便可开口说话,三岁作诗,五岁着书,惊艳四方。”

 “嗯。”女皇微微颔首,李封群此人她也听说过,确实有真才实学。

 她又问道:“明王和孙首辅那边,莫公觉得他们会派谁出战?”

 莫邪宸思索了片刻,“孙首辅应该会派他的小儿子孙朗赶考,此人也是四大才子之一。

 听人说,他熟读兵书,出口成章,思维敏捷。

 曾在大庭广众之下,怒骂一众国子监学子,大骂了整整一个时辰,不仅舌战群儒而不败,还将好几人气晕了过去。”

 面纱后,女皇的嘴角忍不住抽搐,她不得想起了某个骂了她整整一个小时昏君的混蛋。

 她深吸了口气,摆了摆手道:“此人在兵法上有独到的见解,但是今年的题目不涉及兵法,不在他的主攻范围之内,不足为惧。

 明王那边呢?”

 莫邪宸继续道:“有密探来报,前不久四大才子之首的唐银进入了明王府,很可能已经投入了明王麾下。

 此人没有短板,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而且据传其天生四脑,比常人多出两脑。”

 “近三年来,大周诗词赋有一半是他的作品,曾有人评价此人,天下才华共十斗,他一人独占五斗。”

 女皇的柳眉肉眼可见的皱了皱,“……此人的确是个难缠的角色,不过苏小白的答案,是朕思索了数天所写。

 科举考试只有一天时间,即便这唐银再有才华,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超越朕苦思数天的答案。”

 她眼底有着一股深深的自信。

 作为出生在皇室的长公主,她自出生开始,便接受四书五经、各种名学名着的熏陶。

 年仅八岁时,她的学识便已经远远超过教书的太傅,几位皇兄更是被她怼得哑口无言。

 书本中早已没有什么能教她的了,所以她才沉迷于话本。

 没想到这一沉迷,就不可自拔了。

 ……

 一转眼。

 五天时间过去。

 这天,五湖四海的莘莘学子背着行李,千里迢迢赶来京城。

 京城空前的热闹。

 只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次自己遇到的对手究竟是些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