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各人各角度(第2页)

 按照贵族和军阀思维思考,项梁会在起事之后获得大量粮食,所以他根本就不担心吃饭问题。

 “夫子莫要忘了,民心向背。”项梁会怎么解决吃饭问题范增很清楚,但民心不可违的道理范增更清楚。

 “先生说得对,我亦当如赵宏一样聚拢民心。”这个道理项梁当然也知道。

 不过什么是民,该如何对民,这个度的范围是有很大弹性的。

 在范增心里,和自己同属知识垄断阶级的百家学士与和自己同是楚国出身的人都是民,都应该优待。

 而在项梁心中,和自己同是贵族阶级的人以及楚国出身的人才是民,才能受到重视才能优待。

 还有一个例子,那就是甘符。

 在甘符看来,只有和自己同为贵族阶级出身的人才是民,才能被重视,至于其他,那都是其他,区分是否为民跟出生地跟旧国籍都没有关系。

 也正因如此,项梁才没把甘符派出去,这家伙太极端了,项梁要的是发展自己在赵地的势力,而赵地现在没有甘符的生存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