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来了!一蓑烟雨任书海

第31章 是她!(第2页)

 “老朽有几次也很疑惑,但陈邦治却说皇帝早年杀伐过重,又在草原受过伤,加上近几年操劳国事,身体底子早就空了,身体受不住药力杀伐也在情理之中。”

 “我也曾向先帝谏言,可先帝总是一笑了之。”盛寅苦笑一声,喟然长叹。

 “但如果说药有问题,那也说不去啊,皇帝用的药,都是专人负责采买,又经过三查五检,产地,药铺,经手人,发卖方,都能追查。”徐恭提出疑惑。

 “你别忘了,药材之间的配伍必须严谨,多一味,少一味,都有可能变成杀人的毒药。而且,这陈邦治是祖传的制毒解毒手艺。”

 “比如附子这味药,它有回阳强肾的功效,但是生附子却有很强的毒性,若长期服用,人就会中毒,甚至丧命。”

 “道家炼丹,喜欢加入这类壮阳的药物。”

 徐恭听的云里雾里,但有一条可以肯定,先帝的死与陈邦治脱不了干系。

 “老大人,这两天还得劳烦您,帮着锦衣卫对药膳局的药做个全面检查。”

 “哎,好吧,事关皇家安危,老朽责无旁贷。”

 徐恭心事重重的走出太医院,陈邦治一死,线索又断了。

 盛寅所说不无道理,可那都是推测,算不得数,如果把推测拿给皇帝看,那迎接他的就是皇帝的屠刀。

 “道士?怎么把这事给忘了。”徐恭一拍大腿道。

 “来人,多派人手,去城内的皇家道观暗查,尤其是曾为先帝炼制丹药的灵济宫和显灵宫,朝天宫。”徐恭吩咐道。

 那番子答应一声,却去而复返,“镇台,皇宫内的那座道观查不查?”

 徐恭当然知道他说的是谁,那是先帝的第一位皇后,胡皇后出家修行的三清道观。

 徐恭想了想,对那番子耳语几声后,那人领命而去。

 晚饭时分,一身疲惫的徐恭坐在公事房内,盯着面前的饭菜出神,一天了,外出暗查的人还没有回来,这种无奈的等待最熬人。

 “大人,卑职回来了。”

 “怎么样?”徐恭霍然站起身,急忙问道。

 “小的根据礼部的记档,分别查了您说的三个道观,那些道士均来历清楚,人员数量都是固定的,除了正常死亡的,反俗的,均有据可查。暂时没发现有可疑之人。”

 “其他的人呢,有什么发现?”

 “暂时还未有回报。”

 “好了,辛苦了,你下去吧。”徐恭挥挥手,又坐回桌前。

 他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他感觉自己正在被卷入一个巨大的旋涡之中,毫无还手之力。

 子时,巡夜的城防军穿梭在大街上,打更的更夫无力的敲着梆子。

 几个身穿夜行衣,只露出眼睛的队伍,进去了北镇抚司。

 “怎么样,查出什么没有。”徐恭问道。

 那人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有两粒红色的丹药,丹药发出诱人的香气。

 “这是从那人床底下的暗阁中发现的,还有几封信,是给太医陈邦治写给她的。”

 徐恭把盒子放一边,打开其中一封信,没有什么言语,只是一个丹药的配方。

 五封信都打开,基本都是丹药的配方和炼制时的注意事项。只有最后一封信引起了徐恭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