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纪念品(第3页)
听到这话,张文良这才轻轻点头,笑道,“我就说嘛,人再天才也不能两个月学完4年的课啊,要不然我这种一个年级读两年的,还不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啊。”
然后我这边也按两个月一批来交货,等到年底的时候,最早的兔子就可以生崽,母的留着继续生,公的除了留一批种兔,其他的就可以慢慢出栏了。”
陈凡眼珠微转,决定从善如流,“行,听你的。”
“这就对了。”
姜丽丽跟在陈凡身后进了客厅,陈凡从一只装着杂物的纸箱子里翻出一个大包裹,递到她面前,说道,“姐姐给你的。”
陈凡看了一眼窗外奔跑的身影,笑得合不拢嘴。
陈凡赶紧说道,“等一下大队部过来拉兔子,你知道拉哪些的啊?”
不管是跟着陈凡生活的黄莺她们,还是守在广播室的张翠娥,又或者12个兽医,他们学的都是初中课本上的内容,也就是《工基》和《农基》那一套。
陈凡凑过去看了看,“嘿,这個布好像还是合格品?”
……
其他人则随便找个地方,垫着锄头、铁锹坐着。
当然,还有一封必不可少的信。
陈凡眼睛一亮,“哟,你还有这个光辉历史呐?”
姜丽丽满脸笑意地轻轻点头,“是合格品,正好可以做一身衣服。”
陈凡直起身,伸了个懒腰,将手里的书丢到一只箱子里,随即指着3只箱子说道,“小学和初中课本都在那里。”
陈凡呵呵笑道,“还挺细心。”
他之前没有想那么多,但是低调做人的道理他还是懂的,既然张文良也这么说,那听他的肯定没错。
陈凡在一旁说道,“今天主要把刚长成的小兔子拉过去,先试着养两个月,要是能把这批小的养活,等兔子大了,就更好养。
这点陈凡倒也听说了,就那么几个人,都特么在家里啃老。
顿了一下,又说道,“另外还翻出来两套《数理化自学丛书》和十几本不成套的《丛书》,也都放在里面了,回头安排一下,跟着初中的内容一起学。”
他们这种倒也算不上胆大包天,主要是现在报纸上关于解决知青问题的呼声越来越高,有写公开信的,有提出倡议的。
……
张文良掏出烟对他晃了晃,“走吧,去外面抽支烟。”
旁边刘会计立刻哈哈笑道,“他就是在扯淡,他一个人能赶多少鸭子?小队的鸭子加起来总共有上千只,再加上他原来赶的两百多只,累死他也忙不过来。”
杨队长招呼众人就地休息,自己点燃烟,和刘会计和黄保管员走到张文良身边,一起坐在风雨廊的台阶上。
说着还拿起一个小布包,对着陈凡晃了晃,“姐姐还配了纽扣和皮筋。”
“我的嗲嗲!”
倒是杨传福又看了一眼屋子,心里犯起了嘀咕,“不就带点东西么,还非得单独聊,难道真有古怪?”
说着自己拿出一支,剩下的全给了杨队长。
即便是同一个小队、互相有着亲戚关系,甚至刚才还在一起干活,这时候普通社员和干部之间,也都泾渭分明。
不过说到底还是那一套,基本上都是“就近安排”,而且是躲不过去的才会下去。
陈凡也不客气,接在手里就往外走,“待会儿还你。”
队里的老熊都有了意见,说他才是队里的赶鸭佬,我们不把鸭子给他赶,分到各家各户,就是不相信他。”
倒不是说这一年就没有知青下乡,事实上不仅有,而且还不少,就在年初的时候,报纸上还做了新闻报道,好多人坐着大解放去了乡下。
姜丽丽头也不回,“知道。”
刘会计连连点头,“等于是用同样的劳动力,多赚了十几倍的钱。”
他还掰起了手指,“30只鸡就是100块,20只鸭和10只鹅又是一两百,这就是两三百块钱,等于是白赚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