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

第351章 分粮(第3页)

 出了点差错,陈凡很心塞。 

 不一会儿,杨队长打了个手势,旁边刘师傅立刻敲响铜锣,随着一声锣响,现场立马安静下来。 

 刘会计上前两步,捧着厚厚账册,一边看一边说道,“都安静一下啊,我跟大家通报一下今年早稻的收获情况,还有口粮分配。我们卢家湾6队,共有水田350亩,总收入早稻是232579斤,……” 

 哪怕社员们早就知道大概数字,这时候也忍不住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刘会计转头看了一眼刘师傅,“叔爷。” 

 刘师傅当即敲了一下锣,现场立刻安静下来。 

 刘会计继续说道,“其中70亩种的是杂交水稻,收获63009斤。” 

 大家听到这个数字,又想说话,却都硬生生忍住。 

 刘会计抬起头看了一眼,嘴角浮现一抹微笑,加快念的速度,“交公粮是23030斤,购粮45500斤,不过购粮收回432529元,这笔账先不发,等年底统一结算。 

 剩下的164049斤,上交提留12000斤,还剩152049斤。按照人七劳三的原则,口粮部分就是1064343斤,我们队里总共是343个人,不分男女老幼,每个人的口粮是310斤3两。” 

 说到这里,他将账本合上,仰起头大声说道,“现在,让黄保管员主持发放口粮,全部排好队,每户派一个人过来领。” 

 话音刚落,他便干咳一声,看向陈凡,“知青户,5个人,陈老师,你来领吧。” 

 陈凡有点懵,“不是,知青户不是只有姜丽丽吗?” 

 刘会计笑着说道,“你落户口的时候,就暂时落在知青点,到现在你都没有去找队长变更,所以算是知青户的人,黄莺、杨菊、刘丹她们呢,目前都在知青院子里面住,虽然没有变更户口,也算知青户的人,干脆你就一起领了算了。” 

 这话一出,人群中顿时传来阵阵轻笑声,却又很快平息。 

 陈凡则满脸无语。 

 得嘞,领就领吧。 

 他便向黄保管员走过去。 

 黄保管员看着他笑道,“你们院子里有5个人,可以领稻谷15515斤,另外呢,昨天杨队长也说了,只要你能帮我们完成交粮任务,就奖励你一袋苞谷。 

 本来我们只是想顺利交粮,没想到全部都被定为一等粮,所以经过小队领导讨论,决定追加奖励,多给你一袋苞谷。” 

 小队领导讨论? 

 还不就是你们三个! 

 陈凡嘴角微抽,“都是苞谷有点干,能换一袋红薯么?” 

 黄保管员甚至都不用请示杨队长,当即拍板同意,“么有问题,那就一袋苞谷加一袋红薯。” 

 红薯比苞谷便宜多了,能省一点是一点嘛! 

 杨队长自然也是乐哈哈,指挥几个民兵将陈凡的口粮和奖励搬过来,还指派了一个人,“帮陈老师送回去。” 

 那人一边将袋子搬上板车,一边笑道,“放心,只要陈老师同意,我能帮他把谷舂成米。” 

 周围顿时传来一阵嘻嘻哈哈的声音。 

 陈凡却笑着说道,“好意心领,舂米就不用了,我那里还有好大两袋米没吃完,等吃完米再说。” 

 这时一个不知名的妇女大声喊道,“陈老师,这个是新米,不一样的呢。” 

 然后一个个的跟陈凡普及新米比陈米好吃多了。 

 陈凡自然知道新米和陈米不一样,哪怕这个陈米只是去年的稻谷,并不算多陈,终究还是有些心动。 

 他想了想问道,“咱们是怎么舂米的?” 

 关于舂米这件事,他确实不怎么熟。来这里大半年了,吃的米一直都是别人送的,稻谷则存到了大队部仓库里,到今天为止,他还没舂过米呢。 

 结果黄保管员开始赶人了,对着那个民兵挥着手说道,“帮陈老师拉回去,顺便给陈老师讲讲是怎么舂米的。” 

 听到这话,周围又是一阵爆笑。 

 陈凡垮着脸,得,自己恐怕要成笑料了。 

 不过这种善意的笑话,他也不在意,等那人拉着板车离开,他当即跟在后面,还虚心请教,“那么生产队是怎么舂米的呢?” 

 附近的人看见他这个样子,仅有的一点玩笑心理都瞬间消失,纷纷对身边的人感慨地说道,“难怪陈老师年纪不大,本事却这么高,他是真的不怕笑话,只顾学问呐!” 

 陈凡不管周围的人,等着那人的回答。 

 黄莺却快步跑上前,凑到他身边,主动解释道,“我小时候舂米,是用石碓来舂,就是把稻谷放在石碓里面,然后有个杠杆木桩,可以用脚踩着,一点点的砸,那时候大家都是这么舂米的。 

 后来公社给生产队发了好几样机器,榨油机、轧棉机、打谷机都是那时候发的,同时还有一台碾米机,有了碾米机以后,大家就轮流着去10队碾米,再也不用一点点地人工舂米了。” 

 陈凡听了微微点头,顿了两秒,他转身看向杨菊,轻声说道,“小菊,给你布置一道作业。” 

 杨菊不假思索地跑上前,“你说。” 

 陈凡正色说道,“在我二楼的书房里,有不少机械类的专业书,你可以随便看,不过在今年之内,也就是12月31号之前,你要给我画一份碾米机的设计图出来。” 

 杨菊顿时愣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