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

第443章 他们瞎说的(第2页)

 

他立刻拉着安全往旁边走了两步,“临场救急,你去开一下大喇叭,反正气势不能比岸上差。”

 

安全一听,心想也对。

 

有人绑绳子、有人插木棍、有人拆栏板。

 

人家才是陈凡正经的“长辈”,要不然能亲自跟船过来、了解陈凡这一年的情况?

 

最关键的是,按照现在生产队的发展规律,买了饲料机,那肯定是要办饲料厂的啊!

 

都是卢家湾的队伍,这个饲料厂为什么不能办在靠近码头的7队呢?

 

甲板上,张文良看了看驾驶室,再看看两台被几十个民兵团团围住的饲料机,默默点燃一支烟。

 

会后,卢家湾举办了村宴,招待杨厂长一行一人。

 

今天可是张翠娥亲自写的通讯稿,深得他的真传,能不行么!

 

杨厂长翻了个白眼,果断将话题一转,说道,“看你现在的情况,应该是不会去机械厂上班了。”

 

这些还不是最关键的。

 

他抹了把额头上的汗,咽了咽口水,颤颤巍巍地说道,“热、热烈欢迎,机械厂杨厂长莅临卢家湾生产队指导。热烈庆祝,卢家湾饲料厂买到两台饲料机,即将顺利开业”

 

陈凡打了个哈哈,“那我们现在就回去跟他说哈,让他来找你啊。”

 

互相吹捧了几句,杨书记看着大堤上欢呼的人群,不禁眉头微微一皱。

 

至于说待遇,人家卫生处给了他副科级的工资,还不要求上班,他自己也有稿费收入,更是在生产队有三份兼职,其中两份拿工分、一份拿顾问费。

 

这下不得了,原来大队部竟然不声不响,去地委机械厂买了两台饲料机。

 

张文良狠起来连自己都伤害,当即咬着牙说道,“我就是个文盲,能跟你这个准大学相提并论吗?而且你还是重点大学的准大学生!”

 

等船开近,他便接过旁边民兵班长手里的红旗,高高举起摇动,“同志们,喊起来哦!”

 

有这么多的乡亲拥护着,换成是他,恐怕也不好意思走人。

 

这一幕自然引起了杨厂长的好奇,这一路上几乎都在拉着杨书记询问陈凡的事。


 

如果让他知道,陈凡闲来无事、每天随便写两个小时,一个月就能赚到两千多块钱的稿费,恐怕要当场晕过去。

 

唐先军当即说道,“那你就给杨书记建议一下,把饲料厂放在我们7队不就好了,建厂的地皮我们来出,就放在挨着河堤的山头上,以后接收原料、往外运饲料,都方便,多好!”

 

陈凡站在人群后面抽着烟,心里默默评价了一句,非人啊!

 

等将机器抬进大队部的院子里,又用地托垫着、用油布盖好,众人才各自散去。

 

不一会儿,十几个人抬一台机器,喊着号子就顺着跳板稳稳当当地走下来,然后走上大堤、往大队部走去。

 

从7队一直到5队,除了6队之外,其他所有生产小队都在经过的范围之内。

 

这时杨菊黄莺她们都一个个钻了出来,杨菊大声喊道,“唐叔,伱要再说这个,我就回去告诉我爸,让他来找你。”

 

却没想到还没上船,陈凡就自己开着一艘模样古怪的冲锋舟走了,还说什么不打扰他们两方领导会面?

 

这里早已有上百个社员集结等待,大队的张队长和5队的小张队长一起指挥,十几条跳板搭在船舷上,随后几十个人涌上甲板,刹那间就将杨书记、叶树宝和杨队长挤出栏板外,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

 

杨厂长也很开心,这种山呼海啸的感觉,搁谁身上能受得了?!

 

这可比当机械厂厂长还过瘾。

 

说完便钻进雨蓬,等几个女生也进来坐好,便收起铁锚,发动机器离开。

 

自己什么人?他小张又是什么人?岂能相提并论?!

 

杨书记老怀大慰,觉得全队的人都挣了面子。

 

今天早上,他看见杨书记、叶树宝亲自压船,出动平时很少动用的卢湾4号10米木船,不禁有些好奇,便凑过去问了一句。

 

论级别,他们只是生产队的领导,连最低级的办事员都够不上,而杨厂长却是处级干部,那可是跟县主任一个级别的!

 

陈凡正要点头,便听见他继续说道,“不过,你的本事我也听杨书记他们说过,从医学到文学、从机械到电子,堪称通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