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

第589章 到货(第2页)

 

许启珍顿时眼睛一亮,不禁轻轻点头,“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而且加点评可以在每一期杂志上使用,不像小凡的文章,这期有,下期就没了。”

 

陈凡笑着说道,“既然谭副主席说可以用教学文章的名义上,那么以后也可以由其他老师来写嘛。”

 

这样的点子,他转个眼珠就能想到。但是最好还是让别人来说,否则用自己的作品当教学文章,显得他有多能似的,不符合他谦逊耿直的人设。

 

接下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不一会儿,便商量好章程。

 

谭庸抽着烟说道,“那就这样,回去之后让全省各个教学点、赶紧把优秀作品汇总过来,加上这里的,争取在一周之内,完成审稿、校对、和刊印工作。”

 

他转头看了看陈凡,“按照我的估计,你即兴创作这件事,应该在一周后掀起第一个小高峰,正好赶趟。

 

同时我们会在江南日报上刊登报道、宣布杂志正式发行,还可以跟文汇报谈一谈,他们的发行量大,给我们报道一下,肯定能增加不少订阅量。”

 

说着又转头看向许启珍,“上次他们不是也登了小陈写的开函授班的报道么,这次也加上,算是有个呼应嘛。”

 

也是上次文汇报帮忙刊登软广告,让他们尝到了甜头,这次发行新杂志,自然想再来一回。

 

陈凡在一旁坐着呵呵笑,心里却在感叹着,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好处。

 

想想多少穿越前辈们,在这个时代为了办一本杂志、出一本书,那是历经千难万险,求爹爹告奶奶的。

 

而现在一本给学员练手的破杂志,甚至连刊号都还没申请,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

 

没刊号怎么办

 

咳咳,这年头就没有刊号!

 

在1988年之前,我国的报刊出版管理工作,主要由省级宣传部或文化厅进行管理,对报刊刊号没有统一规定,基本上打个申请,主管单位盖个章,就可以刊印出版啦。

 

要到1987年,撤销了成立还不到两年、归文化部管理的国家出版局,设立由总经理办公室直接管理的新闻出版署之后,才开始着手接入“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isds)”,并设立isds中国中心。

 

之后才有了正式刊号。

 

倒是早在1967年,国家就设立了统一管理的书号系统,因此从67到88这段时间里,杂志上的编号,实际上是书号。

 

所以说,等开放以后,如果陈凡想办杂志,完全不用担心审批上的问题。

 

江南省宣传部就能给他把章给盖了。

 

或者上海也行、其实京城也可以,这几个地方的领导他都见过,熟得很。

 
到时候人过去,烟一递、喝杯茶,陪着人家聊几句,

 

……

 

第二天,6月17日,星期6。

 

这天不休息,但是陈凡不用上课、也不去上班。?他如往常一样早起,完成例行锻炼加进食之后,便坐在书桌前,百无聊赖地拿起笔写西幻大纲。

 

去单位是不可能去的,昨晚谭庸定下来要推出《文学青年》创刊号,还要在一周内完成刊印,单位里肯定忙得飞起,他才不去凑热闹。

 

这时候过去,那不是等着被拉壮丁么。

 

与其被拉去工作,还不如窝在房间里看看书、写写文。

 

写了几个字,陈凡便将纸一丢,身体后仰靠在椅背上,仰天长叹,我的电脑什么时候到啊

 

没希望也就罢了,现在眼看着可以键盘码字,他就没了手写的动力。

 

就算老舅他们7号回到家,8号买电脑寄出来,今天也有9天了啊,说好的8天到货呢,航空件也这么慢的吗

 

然后房门就被敲响。

 

陈凡转头看了一眼,起身过去开门。

 

小彭站在门口,双手递过来一张单据,“陈主任,有你的包裹单。”

 

等陈凡接过去,她还探头探脑地看着,“这个好像是从美国寄来的,是上次过来看你的美国亲戚吗”

 

陈凡有美国亲戚的事情,早在周正东初临省城的时候,就已经传遍各个单位,不管背后有多少提心吊胆的、替人担心的、愤愤不平的、幸灾乐祸的、冷眼旁观的,反正现在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事。

 

所以小彭收到邮局送来的包裹单,立马就给陈凡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