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在1977狸猫换银子

第107章 早在这儿等着(第2页)

 这时叶树宝突然说道,“小陈,你看能不能再接再厉,写一篇‘防治血吸虫、清理沟渠淤泥’的报道呢?”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眼巴巴地看向陈凡。 

 陈凡脸色有点为难,“这两个内容差不多,要是再写的话,恐怕通不过,就算可以,也只能在公社或县里播一播。” 

 听到这话,所有人脸上都有几分失望。 

 要是能来个两连发,那卢家湾才叫名声大噪啊。 

 这时陈凡又说道,“而且经过这一次,我猜肯定有其他生产队跟风,又或者云湖日报的记者亲自到地委周边的农村去采访。” 

 送上门的题材,云湖日报的记者没那么傻不用吧? 

 如果说刚才是失望,现在杨书记他们就是死心了。 

 抽了两口烟,肖烈文呵呵笑了笑,“咱们也不能把风头抢完,好歹给别人留口汤喝。” 

 张长江也笑道,“是这个道理。” 

 说着看向陈凡,哈哈笑道,“再说了,他们也没有小陈这样的笔杆子啊。” 

 一听这话,杨书记差点乐出声来,“何止没有,除了我们南湖公社,其他地方的人都不知道还有小陈,恐怕他们还以为是云湖日报的记者写出来的,现在只怕还在抓着脑阔想去哪里找笔杆子哦。” 

 众人一听,都纷纷笑出声来。 

 陈凡则是陪着笑,眼底藏着几分无奈。 

 谁敢信,这年头的新闻报道竟然都没有署名的! 

 开头一般都是“某某社什么时间电”,要么是“本报讯”、“某某社稿”,要么是“本报记者报道”,真就连个名字都没有。 

 只有那些评论和文学类的文章,才会署名。 

 所以这次陈凡连个虚名都没能捞到,那么长一篇文章后面,只用括号标了一个(孤峰县南湖公社供稿)。 

 这才有了刚才杨书记那番话,也许真如他所说,其他地方的人只怕还在猜测,为什么地委日报的记者会去那个小地方采访呢?! 

 此时大队部的主要人员都聚在一起,开完了庆功会,杨书记便说道,“这一次我们卢家湾大队能够名扬云湖地区,小陈功不可没,大家都说一说,要怎么奖励一下。” 

 陈凡眼睛一亮,竟然还有意外之喜? 

 奖励好啊,我最喜欢这个环节了,尤其是受奖人是自己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