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谁不听话,就把谁拿下(第2页)

 同类企业相互竞争,让经开区总是能用最低的条件招来最好最合适的投资商,投资额度也在节节攀升。

 还有好几次,有企业来找他,希望他能帮忙让他们投资落户经开区,但他全都拒绝了。

 他跟张恪清承诺过,经开区的事情他会全力帮助,但不会干涉张恪清的决定。

 他可不想学王思恒,在不懂的地方瞎指挥。

 经开区的产业链可是张恪清规划出来的,老领导都说这个规划具有很大的超前性,对此赞不绝口。

 他对这方面可不如张恪清看得远,而且所有功劳他都能分一些,又何必指手画脚,惹张恪清不高兴,让他们之间生出嫌隙?

 他还想着将来跟张恪清一起搭班子,那样他肯定也能升的更快。

 张恪清摇摇头:“经开区那边确实还有几家企业在谈,但距离敲定还要一段时间,他们也在跟其他已经成功投资的企业沟通。”

 这些企业来投资,就是想成为产业链条上的一环,他们好几家甚至直白的问过张恪清,如果他们来投资,是否一定能拿到那些企业的合同订单。

 如果能保证,那当然他们愿意尽快投资落户,这样也能尽快的开工赚钱。

 可毕竟很多企业有多年合作的商业伙伴,如果不愿意跟他们合作,那他们来投资可就是打水漂了。

 张恪清当然没答应,政府不可能强制命令那些投资企业之间的合作,他只能出面介绍,让对方自己去沟通。

 对于这些投资商的谨慎态度,张恪清也很高兴。

 越是谨慎的企业,将来的发展就会越平稳,虽然可能很难飞速壮大,但也不会在几年内就遇上麻烦,反过来拖累经开区。

 只要有一家经开区的大企业突然破产,那影响的是整个产业链,经开区的发展也就会出现重大问题。

 等那些企业沟通完了有了合作的意向之后,才会再谈投资落户的事情。

 张恪清相信那些企业比他更着急。

 “领导,这次过来也是有好消息跟你汇报。这几家企业经过初步洽谈,他们都愿意来青山县投资,剩下的领导派人跟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