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2页)

 王大山自然明白,对王士昌暗自感激的同时,也不能得寸进尺,金老爷子的书法追捧的人太多,哪怕是80年代,也非常值钱,要的多了,有占人家便宜的嫌疑。

 于是他说道:“金爷爷,您受累,能不能给我写上三幅?一幅给我的买卖提个字,以后我好刻了当招牌用,另一幅,给我家道观也写个观名,最后一副,帮我提个道家箴言,我留作传家。您看可好?”

 “这有啥问题?你把你想要的字写在纸上,我回去酝酿好状态就给你写。”

 王大山赶忙拽着二老到了王士昌的书房,在大案之上铺上宣纸,又研墨蘸笔,先写了:东北记大白山野生山货行。

 字体分了两行,东北记居中放大,当作招牌。大白山野生山货行几个字作为副标题,在东北记三字的下面,略小。整体看上来很是协调。

 王大山用的是楷书。招牌很少用行书,隶书等其他笔体,一般都是楷书大字。

 他这几个字一写出来,立即引起了金老爷子的注意。

 金老爷子仔细的端详着这几个字,半晌才说道:“好小子,你这几个字写的有一些功底,实在不孬,看来是下过一番功夫的。”

 王大山赶忙谦逊道:“在您老面前,实在不值一提。”

 金老爷子又说道:“你小子也别谦虚,你这个楷书,算的上是登堂入室了。只是你这铺子的名字,起的实在是糟践了这一笔好字。

 要不你改个名字,叫山珍堂之类吧,又响亮又好记。”

 王大山考虑了一下,还是婉拒了,他解释到:

 “金爷爷,大白山野生山货店这个名字,因为每天都出摊的缘故,已经在四九城家喻户晓了,要是现在再换个名字,好不容易形成的品牌效应,就要立刻推到重来,实在是划不来。

 再者说了,这个名字只是没那么有文化,却胜在直白好记。作为一个店铺的招牌,最重要的不是需要多么的朗朗上口,多有文化内涵,而是能够清楚明了的把你商店的想卖的核心商品点出来,这样客户才能一目了然,知道你的店铺里是卖的什么,有需要的人才会第一时间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