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最后的交代(第2页)

 但现在不是高兴的时候,王大山想了想,对唐政委说道:“唐叔,谢谢你,我知道了。不过我不会离开京城,如果我离开了,我那帮兄弟什么时候才能出来。

 唐叔,我也不瞒你,这些生意都是我的,如果我走了,让他们替我坐牢,我做不到。我在这,还能想办法把他们捞出来。如果连我都跑路了,他们就彻底没希望了。

 唐叔,我不认为我做错了什么,商品只有流通起来才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如果不能流通,就只有最基础价值。

 现阶段,咱们国家还很穷,工业基础薄弱,如果再不能使商品流通起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人民的需求,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一句空话。

 光靠计划经济的调拨,不可能快速实现经济的腾飞,还是要靠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才行。

 所以,哪怕是现在,我依然不后悔开了大白山山货行。

 另外,我卖的那些电子产品与家用电器,也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质。那些东西从正规的渠道根本买不到,我才从走私商手里买。

 说我投机倒把我认,但是走私这个罪名我是不认的。

 唐叔,谢谢你。如果这次我能平安落地,一定再好好感谢你。不过您也不用太担心,我还有后手,未必就一定坐牢。

 换句话说,就算我被抓了,那也是我个人咎由自取,与其他人没有什么关系,这点道理我还是懂的。”

 唐政委看着王大山,半晌之后才叹了口气,说道:“哎,你小子。好吧,唐叔希望你能平安落地。

 还是那句话,实在不行你就离开,没人会怪你什么。你的兄弟们如果判了刑,以后我会想办法关照他们。

 李德宝也是个好小伙,可惜了。”

 唐政委的话表明了他的想法,为了避嫌,以后不会再帮他打探消息了。同时他心里也认为王大山这次栽定了,有大领导指名道姓的要办王大山,王大山不可能有逃出生天的可能。

 所以,他表面上是可惜李德宝,实际上是在可惜王大山。

 在他的心里,王大山真是一个不错的人,大方,随和,人品也没有一点问题,任谁见了都要竖起一个大拇指。

 无奈的摇了摇头,唐政委离开了。

 等唐政委走了,王大山躺在沙发上,脑子里快速的思索着这件事情该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