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王大山的煎熬(第2页)

 除此之外,东北记还涉嫌走私。店铺之中出售国外彩色电视机、电子表、计算器、录音机等等。

 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一个叫王大山的人。王大山,又叫王子尘,未满17岁,家住在南锣鼓巷。有证据表明,王子尘就是这些生意的所有人和组织者。

 报告请示老人,王子尘及其同伙,投机倒把,走私贩私,情节特别严重,是否将该团伙全部抓捕,从严从重惩处。

 老人的烟只抽了一口,就任由香烟自己燃烧。好半天,烟灰已经越来越长,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

 老人从沉思中惊醒,慢慢的把香烟掐到了烟灰缸里。

 然后提笔在报告上画了个圈,写到:已阅,请相关调查同志整理好该案卷宗呈览,调查清楚再做决定。

 很显然,老人并没有同意报告中的请示。虽然他已经做出了批示,但却并没有停止思考。

 改革开放才刚刚三年的时间,正是准备大展宏图的时间。去年才刚刚在干部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把人民群众的生活搞上去。

 发展经济应该怎么发展?光靠公有制可行吗?计划经济是否能够满足每一位人民群众的需求?私营经济是不是也能作为一个补充?

 这个案件中的年轻人,确实是在投机倒把,金额巨大。但他所有贩卖的东西,都是从大山里采摘出来的,并不是机器生产出来的,甚至都不能称之为商品。

 都是山货而已,既不是国家管控的物资,也没有囤积居奇,买空卖空,套购转卖。说到底只是一个农民把从山里得到的山货拿到集市上贩卖,无非就是数量较大。

 这样一个小小的买卖,竟然能够养活三十多个人,而且这三十个人的人均工资大大超出了国家公职人员的水平。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私营经济拥有着巨大的潜力,有限度的私营也能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变得好起来。

 再一个,东北记售卖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且不说货源是怎么来的。单单只说他们卖的那些东西,报告里说销售极为火爆。

 就连自己也听说前几天有一个新店开张,搞什么大抽奖,引起了当时的交通堵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