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长安的酒香!(第3页)

 陈飞鹤叹了口气,将此事原委逐一说出。

 最初,长安城酿酒祭神的风气是一些颇有资产的地主士绅率先发起的,毕竟他们手中的存粮还多,酿制一些酒品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问题。

 周遭的百姓们见了本来也想效仿,但无奈他们家中属实是没有余粮,只能一个村庄挨家挨户的凑粮食来酿制几坛浊酒。

 待到祭神之后,他们再一人一勺的分享掉那味道酸涩的酒。

 纵然是这对他们来说也算是极其奢侈了。

 而这一幕都被做生意的陈飞鹤看在眼中,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

 他在发迹之前,家中也是极其清贫苦寒,直到二十多岁赚到了第一桶金才品尝到人生中的第一口酒水。

 如今看到这些贫苦大众们被灾难折磨的苦不堪言,他也于心不忍。

 为此他特地从长安城的各大粮铺购买旧年陈粮,派人分发给当地的村民,让他们用以酿酒。

 因为买来的大多数都是成年粮食,还有碎米,所以用来酿酒也不算浪费。

 但他分发粮食并没有说明源头是来自于自己,乃至于老百姓们平白得了这些酿酒的陈化粮还以为是朝廷发的。

 “这我便不解了,你花钱办好事,怎么还不留一下自己的名字?让百姓感叹你一声好都不行?”庆修对此人的举措着实意外。

 陈飞鹤苦笑一声,“不过是买一些陈化粮食给百姓们自己酿酒用,这算得了什么好事?”

 “和庆国公去年为百姓治理蝗灾,控制粮价打压郑家人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小人哪里有脸到处宣传啊!”

 这陈飞鹤和其他的商人还真不一样。

 庆修往日里见惯了那些满身铜臭味的商人,花一个铜板都想得到一两银子的收益。

 更别提像陈飞鹤这样心怀百姓,花那么多钱就只为让老百姓能够祭祀神灵求个安心,还能喝上一口酒。

 和那些商人相比,他这么做反倒像是一个特殊的异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