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2章 勾结外邦使臣(第2页)

 宋九吹响哨笛,一只信鸟落于众人前,她将太后别宫写信,叫唐公公速速入宫。

 小太监见要将他师父传入宫中问话,就知师父也被牵连,恐怕不会活着出宫了。

 宋九看着慌乱的小太监,再次问起这通关文牒的事。

 这么折腾了半夜,倒也问出点儿情况,小太监借着出宫采买的机会送出去,而他已经有五日不曾出宫,所以算着时间,大约是明日辰时,众朝臣上早朝的时候,他出宫办事,一并将文牒带出去。

 半夜三更的,宋九并没有睡意,她仍旧坐在太妃院里,目光朝太妃身边的嬷嬷瞥去一眼。

 这公儿她家夫君带着府卫赶了来。

 先前从承德街分开后,她便叫她夫君蹲守在使臣府外,眼下事情办成了。

 任荣长上前,将一封密信递上,看到信筒,宋九就认了出来,上面有鲁济的指纹封蜡,果然是往边关传信的。

 信里的内容也如宋九所猜测的,寮国显然并不知道他们已经寻到了前朝流光帝姬的宝藏,得到了火药,鲁济向寮国国君请求,他会集结燕国所有细作,分散去往燕国各处,寻找火药的下落。

 有必要的话,鲁济建议将燕国的火药全部毁去,如此寮国便少了威胁。

 这密信是送不出去了,至于鲁济所提到的细作,却是警醒了宋九,不能放走一人,必须速速解决。

 她敢将火药一事说出去,就是为了下饵,如今鱼上钩了,一切就等着收网了。

 任荣长朝跪着的小太监看去一眼,开了口:“此人我见过。”

 宋九有些意外,问道:“夫君在何处见过?”

 任荣长想了想,正是有一次他蹲守在使臣府外,离开的时候,使臣府里有扇倒夜香的后门,当时有人挑着担子出来,穿的是贫民的衣裳。

 一般人都不会注意到这细节,偏生任荣长见人过目不忘,不过是瞥了一眼,就将人的长相记住了。

 当任荣长提到使臣府的小门见到过,明显的小太监脸色都白了。

 宋九几番拷问,又听懂了对方的心声,竟然还被他蒙蔽,可见人心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