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打工奇遇》(第3页)

 接下来,太后大酒楼内的所有对话,物价局都能听得见。

 按照小品的结构来看,本片的最大高潮便就放在这里了。

 曾经的老小品艺术家也守候在电视机前,看到沈清的这个小品作品,连连赞叹。

 写的好,导的也好,节奏把握的相当舒服。

 最重要是演员选得好,小品中的三个主要主演表演的都很棒。

 尤其是经理那矫揉造作的模样,真不像是演的。

 而老太身上的正义,也让人竖起了大拇指。

 表演继续。

 前方高能现场。

 经理和秘书已经看完了宫廷土豆,准备考验考验老太练的怎么样。

 “咱还得跟你交代交代,咱这不仅仅有慈禧伴宴,还有宫廷乐舞吹拉弹唱,你要是就这小曲唱这么两嗓子,哎哟,这钱赚的更多了。”

 直播带货现状。

 说到唱,那个真说到了老太的强项上。

 宫廷乐舞响起。

 老太也在此时唱了起来,展示了自己强大的评剧功底。

 “我做的是爆肚炒肉溜鱼片,醋溜腰子炸排骨,松花变蛋白菱藕,海蜇拌肚滋味足,四凉四热八碟菜,白干老酒烫一壶。”

 那舞姿那唱腔,真不像是演的。

 舞台下方,已经开始有人喝彩了起来。

 观众的疑问连连。

 没想到这个老太真会唱?

 不仅会唱,还唱的这么好,一看就是大师。

 小品演了十分钟,观众们还真把她当成一个打工老太了。

 完全没有表演痕迹。

 一个丝滑的转圈后,姿态十足。

 “走四方你看一看尝一尝,我做的饭菜到底香不香,香不香?”

 一下子,大年三十的氛围就上来了,年味直接被老太唱了出来。

 这段唱词选自于评剧《马寡妇开店》,相当精彩。

 经理一看,自己这是招到了一个人才呀。

 兴趣大起,既然这个老太这么会唱,也应该为太后大酒楼编一套词。

 名场面出现。

 经理和老太对唱。

 这一套词又被人称之为反间谍暗号。

 不得不说,两位艺术家的唱腔都很棒,又魔性又好听,就听一遍就能全部记住。

 “别耍嘴啊。”

 “我要是耍嘴我是个棒槌。”

 “宫廷玉液酒。”

 “一百八一杯。”

 “这酒怎么样。”

 “听我给你吹。”

 “啊吹!啊吹!”

 “瞧我这张嘴呀,一杯你开胃。”

 “我喊了一声美。”

 “二杯你肾不亏。”

 “哈哈,还是美。”

 “三杯五杯下了肚,保证你的小脸呀。白里透着红呀,红里透着黑,黑不溜秋,绿了吧唧,蓝哇哇的,紫不溜秋,粉嘟嘟的透着那么美。”

 看似简单,实则每一处都是精心设计,每一句话都精准踩点。

 当然,这也是一出评剧,改编自《贱骨头》。两位演员的动作神态拿捏的恰到好处,节奏感极好。

 流传后世,能够做到仅看文字,脑袋中就能回响声音的神效。

 接下来就是两位演员的大型飙唱现场。

 饰演经理虽不是评剧大师,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后,依旧唱的很棒。

 歌曲改编自《笑脸》。

 “过来看一看,亲口尝一尝,吃到嘴里特别的脆,如果你不相信,你尝一尝脆不脆。”

 “我吃了一块,嚼在嘴里,确实它有点脆。”

 “为什么这么脆,我现在问问你。”

 “它就是一块大萝卜!”

 小品秒变音乐剧现场,二人一唱一跳,欢笑声十足。

 此时此刻,《打工奇遇》小品也迎来了尾声。

 得知物价局一直在监听,经理顿时慌了神。

 一拍大腿,发出一声哀叹,“哎哟,甭打算开张了。”

 “要是打算开张,我给你一个秘方。”

 “哎哟,老太太,您快说呀。”

 “拿笔来!”

 说完,老太一撸袖子,音乐又起。

 只见老太手拿毛笔在四块牌匾上各写上一个字。

 货!真!价!实!

 艺术此刻大成,全场观众都鼓起了手掌。

 老太一边唱着走四方,一边离开了太后大酒楼。

 台下方的观众们跟着歌词打着节拍,本小品在此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