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6章 三条路(第2页)

 话音未落,又有一名文官站出来道:“陛下,臣以为可以先与唐军假意和谈,拖延时间,同时暗中加紧募兵,待我军实力增强后,再与唐军决一死战。”

 郑买嗣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的话:“募兵?谈何容易!若是能募兵,朕早在对付王建之时便已行动,又何须等到今日?”

 郑买嗣的这番话,让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后排的一名文官心中暗暗讥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若不是你篡位夺权,导致三成军队投靠了王建,又怎会落得如此下场?”

 面对众人的沉默,郑买嗣愈发焦急起来,他在王位上如坐针毡,坐立难安,眼神中充满了忧虑与无奈。

 他在人群中不断搜寻着,似乎在寻找一个能为他出谋划策的人,目光落在了拓东节度使杨尹成身上。

 “杨节帅,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杨尹成心中苦叹一声,不得不开口:“陛下,臣认为我们对上唐军毫无胜算,眼下有三条路可选....”

 郑买嗣焦急问道:“哪三条路?”

 杨尹成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第一条路,答应唐军的要求,选择归顺!”

 郑买嗣眉头一皱,面露不悦之色,“接着说!”

 “第二条就是与王建讲和,共同对付唐军。”

 郑买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王建这些年杀了我们数万人,夺了我们十几座城池,你现在让我与他结盟?”

 杨尹成硬着头皮继续道:“陛下,如今局势危急,若不与王建联手,单凭我军难以抵挡唐军,与王建讲和,可让他牵制部分唐军兵力,我们也能集中力量应对。”

 郑买嗣沉默良久,缓缓开口:“那第三条路呢?”

 杨尹成深吸一口气:“第三条路,便是弃城而逃,保存实力,待日后寻机东山再起。”

 此言一出,大殿内顿时炸开了锅,官员们议论纷纷。

 郑买嗣怒目圆睁,怒斥道:“弃城而逃?往哪里逃?朕岂会做这等懦夫之事!”

 杨尹成赶忙跪地,“陛下息怒,臣只是提出对策供陛下参考。”

 郑买嗣深深吸了几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把你的理由一一道来,最好能让朕心悦诚服!”

 杨尹成连忙躬身施礼,“陛下,如今的大唐可谓如日中天,其国力之强盛,已经超越了贞观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