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钱卜巫(二)
夏商总算明白了什么是“先人运”,自己这半生都不顺,恐怕是被老爹连累,谁叫老爹生前靡费太过了。夏商屈指算了算,说道:“我今年二十八,到五十八还有三十年,那个时候,我的牙齿都掉了,人也老了,黄土都埋到脖子咯。”
老婆子也懒得去劝道夏商,只把卦象说完:“你五十八岁以前,运气就能稍微好转,那个时候你可以稍微做点小生意,不过那也仅够你不至于挨饿受冻,离富还远着。五十八岁那年,会有一笔巨额财宝自动到你手里,根本不需要你去费力气追求。官人一生循规蹈矩,没有做过恶,所积的福报,就算是你到了下世也还是享用不尽。”
夏商从老婆子那里告辞离去,心中对老婆子说的话半信半疑。既然那老婆子说了,自己还要受三十年的穷,那也就不要多想些什么了,安贫乐道,专心种地吧。
时光荏苒,夏商五十三了,他想起了年轻时算的那卦,就留心看着是否会应验。
当时刚开春,正是春耕的好时节,但好巧不巧的,夏商患了疟疾,上吐下泻的根本就无法下地耕作,等到他病好后,又赶上大旱,早春种下的禾苗都被旱死。等到快到秋天的时候,老天爷才终于落下雨来,夏商家里已经没有别的种子了,只有谷种,夏商就把家里的几亩地全种上了谷子。
后来,紧接着又是大旱,荞麦豆子等作物多半都被旱死,唯独谷子没事,还坚强的活着。
农人们每天看着火热的太阳炙烤大地,快要绝望的时候,老天终于又下起了雨。夏商家的谷子趁着这几场雨,长得更加茂盛,最后收成的时候,收获了比之往年多出一倍的产量。
由于这年的大旱,很多农人欠收,导致了来年开春的大饥荒,但夏商家因为谷子大丰收,反倒没有挨饿。
经过这件事,夏商信了术士的话,他的心思又活泛起来,找到富人借了笔银子,做些小买卖。
这回,夏商终于不再如之前那般白忙活了,小买卖略有盈余,家里的日子渐渐好起来。
有人劝夏商把生意做大,但夏商却不肯,仍旧小打小闹的,能让家里人吃喝不愁就行了。
到了夏商五十七岁时,他有天偶然想起来修葺一下自家的院墙,在挖地的时候,一铁锹下去,挖到了一个铁釜。
夏商好奇的把铁釜的盖子揭开,顿时一股白气冒了出来,夏商吓得一激灵,把手一松,跑远了些。
很快,那股白烟散尽,夏商这才壮起胆子过去看,就看到满满一瓮银子!夏商被白花花的银子晃花了眼,回过神来的他连忙和妻子一起,把银子运回了屋子,上称一称,足足有一千三百二十五两。
发财了!
夏商狂喜,心中暗道:看来那老婆子的卜算还差点火候,她说自己要五十八才能发达,如今自己五十七就发了横财了啊!
这时邻居的妻子来夏商家串门,骤然发现大笔银子,喜过头的夏商夫妻还来不及遮掩,银子就这么被邻居妻子看见了。
邻居妻子回到家后,越想越不甘心,越想越嫉妒,她将夏商家挖了一瓮银子发了大财的事和丈夫说了,她丈夫也心生嫉妒,悄悄来到县衙,找到县令,将夏商家挖出一瓮银子的事说了。
要说起这个县令,那是再贪婪不过,他一听,当即就命衙役把夏商绑到县衙,向他索要那一瓮银子。
夏商见事情败露,他一个布衣怎么敢和官斗?只得答应将银子奉上。
县令满意的将夏商放回家,让他赶紧将银子送来,夏商回家后,让妻子把银子收拾一下,交给县令。
夏商的妻子不甘心,这么多银子啊!她想藏一半留一半,反正除了他们夫妻,没有第三人知道他们到底挖到了多少银子,但夏商却叹口气,劝道:“这些银子不是该得的,留下来终究是个祸患。”
看来那术士算的对啊,自己五十七岁是不该发财的。把银子全献出去后,夏商不由得暗叹。
县令得了银子,他怕夏商没有全上交,又找他要了当初装银子的那个瓮,他把银子一锭锭装进瓮里,直到装满,他这才满意,确定了夏商确实没有私藏,这才将夏商放回家。
没多久,县令升迁到南昌任同知。
又过了一年,夏商做生意到了南昌,那时升了同知的县令死了,他的妻子打算回乡,打算把那些不好带走的粗笨物件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