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9章 工业革命起源地(第三更,求订阅)(第2页)
王四维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它的计算能力让我们能够处理以前根本无法想象的数据量。想想看,几年前,我们还在为1亿次的超级计算机而欢呼,现在这才多长时间却已经突破了十亿次。这样的进步,简直让人不敢相信。”
“甚至可以说是匪夷所思的!”
李远航的目光中透出一丝感慨,他看着面前的超级计算机,说道:
“这几年技术进步的速度真是惊人。我还记得我们刚开始研究并行计算的时候,那时候的集成电路还远远没有现在这么先进。谁能想到,仅仅几年时间,我们就从百万次跃升到了十亿次?”
“而且,这还远远不是终点。”
王四维接过话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按照集成电路的发展速度,也许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设计出百亿次、甚至上千亿次运算速度的超级计算机。到那时,现在的这台机器,可能就会显得像是个玩具。”
“你说的是“李氏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每隔18-24个月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就现在来说,我们的发展速度,甚至超过了阁下提出的这一定律,差不多是12个月就增加了一倍的。”
看着面前的超级计算机,李远航颇为感慨的说道。
“有时候,我真觉得我们像是在做梦。几年前,谁能想到电子计算机会进入普通家庭呢?也许有一天普通的家用电脑也能突破上亿次的运算速度?也许再过几年,我们家里的电脑就能做到现在这台超级计算机才能做到的事情。
也许,会比它更加强大,到时候,每个家庭里都有一台,甚至几台比它更先进的计算机。”
王四维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一丝不可思议。
“是啊,虽然我们是科学家,但有时候,未来的发展还是让人感到难以置信。我们站在技术的前沿,却依然无法完全预测它会带我们走向何方。”
“不,或者说,我们压根就不知道,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模样!”
李远航盯着屏幕说道:
“因为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它的会发展到什么地步,十几年前的时候,百万次的计算机就是奇迹了,可是现在呢?十亿次,也许再过十几年,就会出现万次亿的运算能力的计算机,它的发展速度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听他这么说,王思维想到之前在回到母校时听教授们提到的一件事情,并说道:
“是的,听说学校把他们的几台老式电子计算都拆除了,按照学校的说法——那些花费几百万买来的计算机,还没有现在的个人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快。”
想了一下,他又补充道。
“要知道当年咱们南阳大学因为有几台电子计算机不知道吸引了多少欧洲教授,当时全世界都没有几台电子计算机,但是我们学校却有,很多教授之所以来南阳大学就是为了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他们的研究。”
当年南洋大学正是靠着它先进的硬件设施吸引着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者。
充足的研究资金,先进的硬件设施推动了南洋大学的发展,也让南洋大学迅速崛起,成为在全世界排名前三的一流大学。
不过当年的神兵利器现在已经不值一提了。
“可是现在他们都已经落后了,或者说几年前他们就已经落后了,当年的小甜甜也变成了如今的牛夫人。”
感慨着技术淘汰的速度,李远航说道:
“所有的一切都淘汰的如此之快,快的超出我们的想象,甚至就连我们自己也是,稍微懈怠一些,就有可能被美国同行超越,也许现在深蓝2100很先进,但是到年底的时候,同行就会推出速度更快的超级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