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过去做财阀小鱼的命运

第1760章 集中力量办大事(第三更,求订阅)(第3页)

 

但是行至巅峰后,日本芯片的衰败周期即将开启。这并不仅仅只是因为美国的打压,很多人都将日本芯片业衰退归于美国的打压,可事实上,日本芯片业从一开始就带着“心脏病”——行业研究高度统一,缺少技术创新。

 

日本的芯片产业发达是建立在从美国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的,他们自身的技术创新更多的是在生产制造领域,而不是芯片的架构等领域。

 

也就是说当时日本更多的是个芯片制造强国,并不是芯片强国。

 

“大树底下无丰草,”

 

李毅安将报告合上,然后说道:

 

“我们需要的一个充满活力的芯片产业,而不是一个被几家大公司左右的企业,任何大企业都不可避免的有大企业病,这种企业病就是僵化,其活力远远不如初创企业,但是大企业又有其优势——技术雄厚,这又是初创企业不具备的。

 

就像Ams公司设计的drAm芯片,就存在着一些工艺上的问题。后来是国际电子解决的那些工艺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两者的优势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一味的扶持大企业。”

 

虽然知道阁下说的很有道理,但赵佩琦仍然说道:

 

“阁下,这并不容易,初创企业鱼龙混杂,我们很难做出准确的判断。”

 

李毅安笑着说道:

 

“这很简单让市场帮助我们做出判断。”

 

随后他又接着说道: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去扶持我们的大企业,我们可以向他们提供资金,推动他们进行基础技术的研究,当然那还有一些前沿领域的研究,比如新型的芯片材料以及新型的制造技术,这些都是小企业无法负担的研究,这同样也是他们的优势。”

 

有些事记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是操作的时候总会面对一些问题。不过,对于李毅安来说,他所需要的就是指明一个方向而已,至于具体的操作当然是由那些事务官们去负责了。

 

“是的,阁下,”

 

赵佩琦深以为然的点头说道:

 

“那些小型企业不仅无法负担研究成本,甚至就连生产都有问题,他们往往使用的是二手的光刻机,不仅如此,其制造技术也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作为通商产业部常务,赵佩奇对集成电路产业是非常了解的,他深知那些大企业的优势所在,当然也知道小企业的劣势。

 

“所以在过去的这些年里,有不少初创企业受限于自身的生产技术以及资金,不是破产就是被大公司收购。

 

所以,在集成电路上,科创企业的发展前景是非常有限的,哪怕就是as那样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企业。

 

他们的发展同样也受到制造技术等方面的影响,事实上他们所生产的芯片质量并不如几家大公司的质量,大公司的技术雄厚,并不仅仅只是其研究技术,其生产技术也是非常独到的,所以,他们的产品更受欢迎。”

 

听赵佩琦这么说,李毅安想了一下,然后说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