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宁中则和元淳,长公主萧玉(第3页)
“我才不要呢。”元淳可是看到拓跋迪在做女帝之后,每天处理那些公务的。
如果没有气运家族,皇帝是至高无上的。
但现在在姜家,皇帝也就是那回事。
“那就帮我。”元淳说道。
“北魏也是要有镇武司的,元淳以后就加入镇武司吧。”姜辰说道。
“好吧。”元淳没有拒绝。
……
大梁金陵,淮王府。
“夫君,我们该进宫了。”蒙浅雪说道。
“好吧。”
今天是第三世界的大年三十。
在这之前,北魏,大兴王朝,大邺王朝这些地方姜辰都去过了,这个时候才来大梁金陵的。
小主,
至于大明大陆,有替身在。
更何况,他这个朱允熥的身上身受重伤,哪怕是过年了,朱元璋等人也不会记得他。’
很快,皇宫到了。
今天是家宴。
所以,太子萧景宣,宁王萧景亭,誉王萧景桓,靖王萧景琰,齐王萧策等人都已经来了。
“见过太子,见过……”
姜辰一一行礼。
“陛下驾到。”
随着一个声音响起。
梁帝带着言皇后、越贵妃、静贵妃(静妃)、惠妃等人来了。
“见过陛下。”
在太子萧景宣的带领下,众人行了一礼。
“平身。”梁帝说道。
“谢陛下。”
李峰等人站了起来。
这个时候,姜辰第一次见到了言皇后和越贵妃。
言皇后,《琅琊榜》中的角色。
剧中的她是大梁皇后,誉王养母,言阙之妹。视誉王为己出,一心扶持誉王。嫉妒心重,尖酸刻薄,年轻时曾有一子后夭折,因儿子夭折之事处针对惠妃。
越贵妃(贤妃),《琅琊榜》中的角色。
剧中的她是后宫中最有心计的妃子,依仗着皇帝的宠爱,政治野心越来越大,除了一直觊觎皇后的位置之外,还在祁王被冤死后利用心计扶植自己的儿子成为太子。为了巩固儿子储君的地位,她更是采取各种手段去排挤、打压竞争者和潜在的对手,多次设计陷害梅长苏和霓凰郡主。
“言皇后,越贵妃,都不是简单的人。”
“特别是言皇后,因为慧妃(淮王萧景礼母亲)的原因,和自己势如水火。”
“言皇后……她是在十六岁嫁给了梁帝的。”
剧中,言皇后嫁给梁帝,不是因为她爱梁帝,也不是因为梁帝爱她,而是因为她是言太师的女儿,父亲的门生遍天下,在朝堂上是一股巨大的力量,梁帝需要她做皇后,平衡朝堂,她就这样嫁入皇家,成为大梁最尊贵的女人。
言皇后论美貌不如越贵妃,论英气不如林乐瑶,论温婉沉稳不如静妃,所以她并不得宠。对她来说,一个没有爱情的婚姻,又不受梁帝宠爱,她也只剩下尊贵了,尊贵的言皇后开始了她悲惨的一生。作为皇帝的女人,本也不敢奢望爱情,她们需要的是地位和权势,想要有地位和权势,儿子是根本,所以后宫的女人们都想生儿子,尊贵如言皇后也不例外。
但在皇宫中想要怀孕并且顺利生下孩子,是多么的不容易,言皇后比较幸运,虽然不得丈夫宠爱,但是一举生了一个儿子,这辈子算是有指望了。
不幸的是,言皇后的儿子出生没多久就夭折了,这让她悲痛欲绝。
再看着聪明睿智的皇长子萧景禹,被皇帝如珠如宝地爱着,又有一个背景强大的母舅家,心都要碎了,更让她愤愤不平的是,惠妃和她一样也一同生了儿子萧景亭,景亭虽然生病有点残疾,但总算是活了下来,长大成人,想想自己早夭的儿子,总有一口气憋在心里出不来。
林乐瑶深受皇帝喜爱,又有一个强大的娘家,她不敢怎么着,于是就把这一口气出在为人老实的惠妃头上,从此惠妃成了她的出气筒。
言皇后不但看着满后宫的皇子生气,看着越贵妃、宸妃受宠更生气,何况越贵妃长得漂亮,说话又伶牙俐齿,思维敏捷,总是在她面前有几分优越感,让她恨得牙痒痒的。
她就这样看着一个一个宠妃在她面前嚣张,看着满后宫皇子乱跑,郁闷得快内伤时,皇五子萧景桓的母亲祥嫔死了,皇帝作主把萧景桓放在她的名下,从此,她也算有儿子了,生活有了盼头,心灵也有了寄托,日子就这样慢慢地过着,只不过每次看到优秀的皇长子萧景禹还是心有不愤,可是形势比人强,她也不能有什么作为。
就在她快要认命的时候,传来了赤焰军谋逆的消息,随之而来的是祈王与林燮勾结被赐死,言皇后欣喜之余,立即意识到她终于等来了机会。
她是皇后,景桓在她名下,也算占有嫡子的名分,可是让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皇上竟然立了越贵妃的儿子萧景宣为太子,这让她气到内伤,可又不敢对皇上的决定有什么不满。
于是,她开始一步一步给萧景桓加码,给他娶一个家世背景好的王妃,剧中虽没说誉王妃家世,但是她弟弟朱樾是大理寺承,誉王妃每年的节礼给皇帝、皇后选择的贺礼都非常好,她又得皇后喜欢,可见她一定是一个有家世背景的大家闺秀。
之后,言皇后又各种牵线搭桥把言太师的门生、故旧都推荐给誉王,一层一层地给他加码,要不然一个嫔位生的孩子在朝堂哪有什么人脉,何况军方有庆国公,六部有刑部、吏部和工部,这些大佬们熬到这种级别,可不会随便站队,如果这里面没有言皇后的手笔,打死我都不会相信。
誉王有了言皇后的帮助,渐渐羽翼丰满,有了与太子一较高低的能力,而皇帝也不可能让朝中出现一面倒的情况,开始有意无意地支持誉王与太子抗衡,保持朝中平衡。于是乎,誉王与太子在前朝抗衡,后宫就是言皇后和越贵妃的争斗,越贵妃靠的是皇帝的宠爱,言皇后靠的是身为国母的尊贵身份,两人相斗起来也是半斤八两,互有胜负。
小主,
“可以说,誉王萧景桓有今天,就是因为言皇后。”
“如果不是言皇后。说不定没有今天的誉王萧景桓。”
“不过,如果没有梅长苏的话,说不定誉王萧景桓在言皇后和秦般若的辅助下成为大梁皇帝的。”
只可惜,在言皇后,越贵妃他们在前朝、后宫斗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梅长苏带着复仇的决心来到了金陵,他们为了这个麒麟才子争得热火朝天,殊不知人家是来暗中算计他们的。
梅长苏利用太子势力拔除了誉王这边的庆国公、吏部和刑部,反过来又利用誉王的势力拔除了太子那边的谢玉、户部和礼部,在他们斗得死去活来的时候,靖王在梅长苏的运作下强势崛起。
军方力量,首先是靖王十二年的军中生涯,自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杯情丝绕,靖王救了霓凰郡主,云南穆王府的十万铁骑靠向了靖王。梅长苏与蒙挚的关系,五万禁军力量,再加上后来靖王统领了巡防营,这几方军中力量估计都能直接逼宫了。
六部力量,誉王和太子被换掉的户部、礼部、刑部和吏部,都换上了与靖王交好的纯臣,他们虽然不党争,但是也有倾向,都倾向靖王,这也是一股很大的力量。
在梅长苏的布局下,太子和誉王两败俱伤,太子首先被踢出局,成了献王,之后誉王也基本被踢出局,从七珠亲王降为两珠亲王,让其闭门思过。一个手中没有任何力量的皇子,怎么和如日中天的靖王相比,况且靖王在六部有四部支持,军方的力量又无可比拟,誉王除了低头认输,只剩下造反了。
“不过现在虽然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但黄雀在后还有猎人。”
“只不过,猎人有些多。”
“齐王萧策,福王这些也是猎人。就看谁隐藏的更好了。”
姜辰娶蒙浅雪,就是想得到蒙家的力量。
之前面对南楚,面对刺客,几次和穆霓凰生死与共,就是为了得到穆王府的穆家军。
娶了苏怀柔,等于是掌握了苏家的财富。
如果不是因为低调,说不定早就是别人的眼中钉了。
而这次梁帝下旨准备让他去东海国做人质,何尝不是有人在暗中算计。
很快,家宴开始了。
姜辰为了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只喝酒吃菜。
只可惜,姜辰想要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别人也没有放过他。
“淮王。”
就在姜辰一边欣赏着歌舞一边喝酒的时候,梁帝的声音响起。
“父皇。”姜辰站了起来。
“之前朕的旨意,你接到了?”梁帝开口道。
“接到了。”姜辰回答道。
“你有什么想法?”梁帝开口道。
“儿臣准备三天后去东海国。”姜辰说道。
“什么?”
听到姜辰的话,萧景宣等人吃了一惊。
让淮王萧景礼去东海国做人质的事,他们是知道的。
所以,他们也在想萧景礼(姜辰)的反应。
只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萧景礼(姜辰)竟然主动的要去东海国?
难道萧景礼(姜辰)不知道去东海国做人质意味着什么吗?
“你确定?”梁帝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父皇,儿臣不敢抗旨。”在梁帝下旨的那一刻,姜辰就已经起了杀心了,不过,为了夺梁计划,他现在只能忍。
“父皇,儿臣觉得不妥。”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
姜辰转头看去,却是长公主萧玉。
大梁秘府统领。
在北魏皇城之变后,萧玉就消失了。
直到锦衣卫从大渝传来消息,姜辰才知道大梁秘府统领萧玉已经从大渝返回大梁了。
所以,现在在这里遇到萧玉,姜辰并不意外。
“哦,你有什么想法?”梁帝看向了萧玉。
“父皇,现在东海国攻击西邱国遭挫,再加上清风军的崛起,东海国对我们大梁来说已经不足为虑了。”大梁为什么忌惮东海国,就是因为当初东海国的水师袭击了大梁沿海,打的大梁不得不禁海。然而即使是如此,那些海盗在东海国的支持下给大梁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所以,大梁不得不和东海国联姻。
顿了顿,萧玉说道:“我觉得清风军反而更要关注。”
“此言差矣。”
太子萧景宣说道:“东海国一直都是我大梁的心腹之患,以前是,现在也是。以后更是,只要东海国一天不灭,我们就必须遵守我大梁对东海国的国策。至于清风军?清风军大统领神神秘秘,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存在。现在清风军一直管事的都是女人,能成什么气候?”
“太子看不起女人?别的不说,现在北魏是女帝当政,北魏的内阁,军机处都有女的,北魏的霍家军还想霍璇在统领。”萧玉说道。
“所以,皇妹是想以北魏女帝为榜样?”太子萧景宣阴恻恻的说道。
萧景宣的这句话,就差点说,你萧玉难道还想成为女帝?
“父皇,儿臣没有这个意思。”萧玉连忙跪在地上。
“父皇,儿臣也相信皇姐没有那个意思。不过皇姐的好意我就心领了,父皇让儿臣去东海国做人质,必然有父皇的道理。而对我来说,无论在什么地方都一样。”萧景礼和萧玉的关系是一般的,所以,姜辰也不觉得萧玉是好心帮他说话的。
“在什么地方都一样?”梁帝眯着眼看着姜辰。
“对,儿臣只是闭关提高实力。所以,只要有闭关的地方就可以了。”姜辰说道。
“你是真的这么想?”梁帝问道。
“是的。”姜辰脸色平静的说道。
“既然如此,三天后你就去东海国。”梁帝说到这里,话锋一转,说道:“不过,蒙浅雪和苏怀柔留在金陵。”
“蒙浅雪和苏怀柔留在金陵?”姜辰心中一惊,有些不明白梁帝的目的了。
“怎么,你想让你的王妃去东海国受苦?”梁帝说道。
“能够吃饱喝足,还受什么苦?父皇……”姜辰淡淡的说道。
“就这么定了。”梁帝打断了姜辰的话。
“儿臣领旨。”姜辰行了一礼,然后重新坐下,吃喝了起来。
萧景宣,萧景桓等人目光落在姜辰身上,心中各怀鬼胎。
然而就在这时,异变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