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来点个秦王陪玩服务吧,亲还可以加个钟呦~(第3页)

 魏缭失笑:“王将军所言有些过了吧?”

 “长安君莫非能说动王上改变国之大策?”

 信陵君为何要窃符救赵?

 还不是因为安厘王不愿意救援赵国,导致信陵君不得不去偷窃安厘王的虎符。

 难道在嬴政已经决定不救援某个国家的情况下,嬴成蟜还能强硬的让嬴政改变主意不成?

 王翦幽幽反问:“国尉以为韩国是怎么没的?”

 “韩亡之前,大王对此一无所知!”

 魏缭惊呆了。

 他之前只是通过嬴政和嬴成蟜对外散布的消息,以为灭韩之战是嬴政和嬴成蟜配合演的一场戏。

 结果你现在却告诉本公,嬴政身为秦王,对嬴成蟜的战略一无所知?

 “本公就说,以大王的谋略不该看出现在绝非灭韩之时才对,原来竟是长安君一意孤行!”

 咂舌感慨了一番,魏缭拱手一礼:“拜谢王将军相告!”

 “若非王将军相告,本公险些得罪了长安君!”

 王翦拱手还礼:“国尉多礼。”

 “本将也只是不愿国尉在与大秦将士为敌之前,先恶了长安君而已。”

 魏缭微怔,笑而发问:“王将军看过本公的书?”

 王翦略略颔首:“您可是当朝国尉。”

 这是一句学自嬴成蟜的废话!

 魏缭拱手一礼:“王将军可愿为本公臂助否?”

 王翦侧开身子避让了这一礼,淡声开口:“国尉想多了。”

 “本将不过将军尔,何以助国尉?”

 “本将唯一能做的仅有先于本将军中实行此法。”

 魏缭笑道:“如此,已然足够!”

 “本公拜谢王将军!”

 王翦目光复杂的看着魏缭:“若国尉果真有心谢本将,便还请国尉行事之时手下留情。”

 “军中多有上了岁数的老将,他们不一定能接受新的规矩,却非是意欲与国尉为敌。”

 “请国尉莫要苛待他们。”

 “如此一来,对我大秦军方和国尉都好!”

 王翦看过魏缭的兵书,所以王翦很清楚魏缭有着怎样的军事思想。

 刨除掉魏缭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看法,单看尉缭在军事上的思想,就能发现尉缭比商鞅更极端!

 商鞅虽然崇尚重刑轻赏,但商鞅好歹还是赏的。

 可魏缭不一样。

 魏缭要求将帅秉公执法,恩威并施,吃苦在疥,临战忘身,为人表率。

 要求将士们在战斗、内务、纪律条令等诸多方面都符合军规军律。

 对于将领和士卒的律法规定,魏缭要比商鞅更重数倍。

 可赏赐方面呢?

 魏缭推崇: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喜者赏之。

 要上刑就罚将领,要重赏就赏小兵。

 所以王翦很清楚,魏缭就是嬴政找来的一把刀。

 魏缭之所以初入大秦就担任国尉,便是因为这把刀的刀刃就对准了军方!

 身为上将军,王翦着实不希望魏缭的到来会破坏大秦的格局。

 魏缭沉默半晌后,沉声开口:“王将军提点之恩,本公自会寻机会报答。”

 “但军律改制之事,势在必行!”

 见尉缭如此,王翦也不多劝,只是拱手一礼:

 “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