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吃席修行(2合1)

 群里的大家经过热烈的讨论,很快就得出了一个游戏主体框架的设计方案。

 《吃席模拟器》是一款模拟客人们参与农村婚宴吃席的游戏。

 玩家将扮演参与酒席的客人,在同一张桌子上与其他玩家或者npc扮演的客人竞争吃席,

 吃到不同档次的美食可以加不同的分,比如吃到硬菜加分高,吃到小菜和凉菜加分低,最后分数最高者获胜。

 游戏主打真实场景还原,在美术设计上,还原了农村宴席的真实氛围,包括村寨的风光和乡土人文气息。

 而且,游戏还会提供多样化的菜品,有丰富的云南特色菜品,如汽锅鸡、彝族坨坨肉、油焖大虾、红烧盖浇鱼等,每道菜品都有独特的加分机制和吃法。

 “看起来很有趣,不过我想稍作补充。”

 关卡策划吕瑞说道:

 “吃席这件事,其实是要策略与速度并重,不能只考验吃的速度,

 玩家需要在保持进食速度的同时,制定策略选择最佳的吃席搭配,以确保吃到更多的硬菜和大菜,获得更高分数。

 比如,只吃硬菜也不行,偶尔也需要吃小菜和鲜蔬来解腻,

 另外,吃的太急了会撑,打嗝,需要提前喝饮料送食,吃得太慢又会输掉比赛,所以这个节奏就很重要。”

 “卧槽?听起来有点有趣啊……”

 邵鹏想了想,继续补充道:

 “通过今天看乡亲们那开挂一般的动筷子速度,我想到了。

 我们可以设计更多的吃席技能,例如快速用筷子夹食物、喝酒增加胃口、调整姿势以便更好地夹菜等等,

 玩家可以与联机状态下的其他客人进行互动,与他们抢夺菜品、使用道具进行干扰等,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至于游戏的角色设计方面,玩家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色,无论是老人、大妈、小青年、小孩,每個角色都拥有独特的玩法。”

 吕瑞继续补充:

 “至于关卡设计上,游戏分为多个关卡,每个关卡对应不同地方风土人情的酒席和菜品组合。

 通关后,根据玩家的总分进行结算,评价玩家的吃席水平,同时给予相应的成就和奖励。”

 大家越设计越兴奋,他们有种直觉,这游戏虽然是一个小游戏,却很有可能为整个桃源幻界平台带来颠覆性的游戏效果。

 但现在,大家只是做出了一个初步的框架,具体怎样的制作过程,还都没什么思路。

 服务器程序姚军说道:“大家难道忘了陆总的教导了么,我们现在还在吃席修行中,边学边做不就行了吗?”

 ……

 在接下来的整整一周的时间,员工们纷纷投入到了吃席修行的过程中,

 每个人心里都攒着一股劲儿,上次吃席漏吃了那么多的好东西,下次一定要加倍吃回来!

 清晨,太阳缓缓升起,将村寨的田野染上一层金黄。

 员工们早早地来了,感受着田间地头弥漫着泥土的芬芳。

 他们在田间散步,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慢了下来。

 逛了一圈,大家选择了一块郁郁葱葱的菜地作为他们的修行场所。

 在旁边的村民的指导下,员工们尝试着挥舞锄头,为农作物松土施肥。

 体验农耕环节,也是这趟农家乐的重头戏。

 陆羽谆谆教导着:

 “大家要注意体会这个过程,感受大自然的宁静,感受食材从土地中成长出来的满满收获感。”

 村民在一旁一边抽着烟袋锅子,一边笑着打趣:

 “所谓的吃席修行,其实练的就是一个眼疾手快,

 你们多学一学像锄头啊,犁啊这些农具的使用,非常锻炼臂力,我们都是这么一路连过来的。

 之后,员工们开始在田间耕作,挥洒汗水,很快小脸就红扑扑的。

 张帆说道:“怎么说呢,虽然都是运动身体,但是和城市里的健身房还是不一样,健身房练的是死劲儿,而真正干活的人,练的是筋骨。”

 【桃源乡全体员工,感受乡野的悠闲惬意,心情愉悦,发生共鸣,悠闲点数+1100】

 ……

 陆羽满意地收起系统光幕。

 田间劳作一直持续到午间时分,很多员工已经饿得肚子咕咕叫。

 陆羽看时间差不多了,拍了拍手:

 “行了,快到午休吃饭的时间了,我带大家去走访一下村里的田师傅,听说以前是附近县城的大厨。”

 员工们带着刚从田地里采摘好的新鲜果蔬,来到了村子角落的一处木寨前。

 田师傅面带微笑,手法娴熟地将一碗碗过桥米线端到木桌上,冒着噌噌的香气。

 他笑道:“各位,来的早不如来的巧,今天中午吃过桥米线。”

 陆羽站在一旁,看着员工们的好奇表情,笑道:“其实,围观和学习美食的制作过程,让大家加深对各种当地菜的了解,到时候吃席就更有数了,毕竟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嘛。”

 田师傅乐呵呵地:“这种酸浆米线可得用上好的稻米发酵、磨浆,整整三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不过味道却是一绝。”

 员工们纷纷围拢过来,熬好的牛股高汤香气喷喷,

 酸浆米线被娴熟地放入高汤中,汤汁翻滚。

 香料的准备也十分考究,黑胡椒、小茴香、草果、荜拨、肉蔻、干姜、八角……

 香料一放进锅子里,味道四溢,楚雄这胖子的嘴角,已经开始止不住的流口水。

 看火候和高汤的味道调的差不多了,田师傅让大家一起动手,挑选自己喜欢的配料加进去。

 小院里陈旧但干净的灶台上,摆满了一大排小碗,每一样配料都被精心切割成薄片,

 鸡蛋、豌豆尖、韭菜、豆腐皮、豆芽、香菜、乌鱼片、猪里脊、鸡脯肉、猪腰子……

 ……

 员工们围坐在大木桌前,手持筷子,眼神灼灼地盯着米线。

 田师傅先动筷子:“农家小菜,不比大城市的山珍海味,大家别客气哈。”

 楚雄擦了擦嘴:“田师傅您谦虚了不是,这不比自助火锅得劲儿?”

 于是,一阵叮叮咚咚的筷子碰撞声响起。

 “吃米线,这筷子的手法,也十分讲究。”

 田师傅用手轻轻一跳,一团米线就像有魔力一般,被卷了上来。

 “卧槽?这也可以?”

 大家看得眼都直了,如果能学会这番用筷子的独门绝技,那之后的吃席岂不是如虎添翼?

 于是,大家一边享受着米线,一边学着田师傅的手法,灵活地动着筷子。

 噗噜噗噜……

 员工们大块朵颐,吃得嘴角流油,畅爽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