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梯劫唐十翼

第221章 太华寺(第3页)

 和尚默不作声,在棋盘上落下一子。

 “在下是监察御史叶希贤,师父可知陛下是否来过太华寺?”官员也在棋盘上落下一子。

 和尚仍然不说话,又落下一子。

 叶希贤?不是伴随建文帝朱允炆从紫禁城逃出来的大臣吗?

 【叶希贤(?—1402年),号雪庵,又名云,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处州府松阳县怀德里人。明洪武年间举贤良,任监察御史。曾上书明惠帝要求惩治李景隆死罪,后不得批准。建文四年(1402)六月,“靖难”兵起,奔逃中散失,家人疑其已死,以衣冠发丧葬。然希贤已抵蜀,隐姓埋名,削发为僧,号雪庵和尚,在重庆松柏滩建观音寺,朝夕诵经。时有隐者为补锅匠,二人结为友。常饮酒对歌,歌罢而哭,众人莫测其意。终时年愈百岁,告其徒曰:“我浙江松阳怀德里人也。”万历初年,有圣旨恤录,以表彰其孤忠大节。】

 按理说这叶希贤应该是小春初樱在奉先殿射杀的几十个人中的一个啊。

 只有一种情况可能出现意外,如果叶希贤是天行者,就有可能不在奉先殿前等死,而是在紫禁城被攻破之前溜走。

 所以,这位叶希贤是天行者基本实锤,打听“白龙洞”和“陛下”也是在套台词。

 “叶希贤”不太可能把和尚拽到池边下棋,大概率是这个和尚一直就在这里摆摊,等着天行者前来做题。

 必须先搞定“叶希贤”。这和尚不着急,等没人的时候来慢慢破解不迟,反正也没人能破得了。

 问题是这个“叶希贤”,是不是藤原宗纲的人?

 如果是,为什么没有其他人跟着?如果不是,藤原宗纲为什么坐视不理?

 和尚在这里摆摊设局,这么明显的剧情切口,怎么可能没埋伏?

 越想越觉得蹊跷,别着急靠近,静观其变,看看再说。

 张哲翰低头继续扫地,一步步拉开和亭榭的距离。

 “师父这棋怎么……”

 嗖嗖嗖!

 “叶希贤”第三句话还没说完,一大片飞镖向亭榭袭来。

 飞镖竟然是从水里发出的。埋伏竟然是在水里,幸亏刚才没有贸然靠近。

 哗哗啦啦!

 池水里蹿出五六个黑衣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向亭榭。

 “叶希贤”袍袖一挥,卷住了所有飞镖,纵身一跃,出了亭榭,掠向张哲翰这个方向。

 张哲翰往前一扑,趴在地上,捂着脑袋,假装害怕,偷眼观察。在“叶希贤”看来,这是一个吓傻了的行者。

 “叶希贤”从身边掠过,五六个黑衣人急起直追,所有人都从张哲翰头上掠过,都没注意到趴在地上的行者。

 领头追赶的正是“王之臣”。他不会是把“叶希贤”当作“张翰”了吧?他们都知道张翰能易容,变成谁都有可能。

 张翰就趴在地上,“叶希贤”当然不是张翰。

 可能是匹配进来的其他什么地方的天行者,被“王之臣”钓鱼“钓”了出来,当了“张翰”的冤大头。

 没看见藤原宗纲,难道是两人分别带人守在了两个地方?

 棕衣和尚端坐亭榭,盯着棋盘,纹丝不动。

 听着追击声渐远,张哲翰一个瞬移,坐在了和尚对面。

 这下的是什么鸟棋啊,乱七八糟。

 “叶希贤”最后那句话应该是:“师父这棋怎么乱下?”

 黑子和白子只是落在交叉点上,没有定式,毫无章法。

 既不是围棋,也不是五子棋。

 什么都不是。

 那么,和尚摆的不是棋局。

 和尚之意不在棋。棋局只是个样子,他在等人,或等什么东西。

 张哲翰略一沉思,果断取出藏宝图,拍在棋盘上。

 “善哉!白龙洞在太华寺东十里的虚凝庵。”

 棕衣和尚突然开口,缓缓说道。

 话音刚落,一股强烈的威压迅速迫近。

 海晏境,藤原宗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