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娄晓娥的新投资(第2页)
开玩笑,不会仗势欺人,但对方知道他的名字后,就已经是仗势欺人了,要知道狐假虎威这种事情做起来多爽了,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道德底线有多高,这一个弄不好,弄出点乱子,那他可真就亏大了。
他可不是那些需要一点一点打拼征集的小卡拉米,他林大少的原始积累不说他自己,就连林觉先同志都给他积累完成了,他现在要做的就等着排队队,吃果果就行了,为什么还要惹事上身,徒增烦恼罢了。
不过这么直白的拒绝似乎有点不合适啊,而且这可是个大户,不说其他的,三百万港币还是蛮有吸引力的。
摸了摸下巴,林启明忽的眼前一亮,你不是害怕投资被觊觎吗?我给你介绍个粗大腿不就行了。
要知道他如今手里可是掌握着整个汽车工业司,缺的是资金和销售渠道啊,这要是能打通香港市场,那对工业司不亚于一剂强心剂。
另外一点就是,他不想搞后世拿着8亿件衬衫换一架飞机这种耻辱的交易,依靠压榨国内土地价格以及丰富低廉的劳动力来换取国外的资金和技术,这着实憋屈。
虽然这是大势,他无力更改,但一如年幼的孩子在沙滩上拯救小鱼,把搁浅的鱼儿丢进大海,他知道救不了所有,但能救一条是一条。
同样,他能薅一把资本主义的羊毛,说不定明年教育部的资金多上一笔,某处乡村就能多一所小学,就会有一个孩子受益,他将来为祖国建设出一把力。
一念之此,林启明也不再犹豫,开始给娄晓娥讲述如今汽车工业司的情况,重点放在了首都78和汽车上,当然汽车还只停留在图纸上,摩托车挑起了大梁。
在商场上摸爬滚打的娄晓娥一听就明白了林启明的意思,想要让她投资摩托车和汽车。
对于这两样,其实娄家早就有心设计,毕竟衣食住行,他们家主打的房地产排在第三,可第四样的行也是相当令人觊觎。
和内地消费力水平跟不上不同,作为亚洲四小龙的香港的消费力那可不低,尤其是年轻人西化严重,对于摩托车的追求可以说是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