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七零章 最为记仇(第3页)

 “只需要在山东诸郡有极大的动静,迫使嬴政不能够将更多力量落在箕子朝鲜,或许,箕子朝鲜还有生机。”

 “但!”

 “那般动作,单凭咱们不足够,论及对于那些地方的手段,他们才是谋划许久的。”

 “这一次要救箕子朝鲜,咱们想要出很大的力量,也起不来太大作用。”

 “……”

 相随。

 又是一语流出,较先前那位言语激昂的男子声音,相对平静、有序、细论许多。

 “这……,你们一个说不要派出太多人。”

 “一些又说可以派出一些人,不要去箕子朝鲜。”

 “……”

 “你们说的,听着好像都有道理。”

 “唉。”

 “我意……箕子朝鲜还是要派不少人的,但赵宰你们刚才所言,也都有道理。”

 “我又有些说不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魏旭你说的嬴政不在意箕子朝鲜,我觉亦有些道理,可……王贲调动数十万大军,说不定就等着山东诸郡有事。”

 “而后,快速给于平定。”

 “这……,当初诸国都没有挡住秦军,诸郡之力,更弱了一些,我觉……难为。”

 “唉。”

 “陈胜老兄,还是你定吧。”

 “我听你的。”

 “让我去打架,去和人吃酒,我还是有些本事的,让我去琢磨这些事情,还是算了。”

 “吴旷兄弟,你的意思呢?”

 “我是想不好了。”

 “……”

 一语多叹。

 赵宰他们说的话,听着都对,都有道理,都要行之,农家现在不是以前的农家了。

 真觉的都对。

 该如何抉择?

 选择其一?

 还是两者都有?

 自己想不好。

 只能大略的思忖思绪一下。

 “这件事,我意……咱们想的有些多了。”

 “比起那些人的力量,如今的农家想要有很大作为,本就不易。”

 “那些人身处箕子朝鲜,消息又那般灵通,身边的智谋之人不少,对于安危生死的判断,比咱们更加入心。”

 “于咱们有所言,派遣得力之人过去,或许,非一起强战秦军,可能是护卫之力。”

 “也可能是面对那般局势,更多人在身边,更加安心。”

 “箕子朝鲜,派人过去……是避免不了的。”

 “生与死!”

 “无论如何,那些人肯定惜命的,否则,当初也不会前往箕子朝鲜,如此,派人过去,也没有什么。”

 “但……魏旭所言,嬴政、王贲之心更多在山东诸郡之地,亦是在理。”

 “若说那些人敢起势同王贲争锋,我觉不足够,这些年他们都等了,如今不是好时机,不会动手的。”

 “大可能不会所动。”

 “真要动了,得不偿失。”

 “真正的好时机,该是咸阳那里有了很好的良机。”

 “大哥,我意……就派人过去箕子朝鲜吧。”

 “赵宰你所言也不差,却忘了有些人更加惜命,咱们派去的人只要紧紧跟着他们,当不会有事的。”

 “……”

 又一人出言,前面说话的两位兄弟……都有道理,都可行,终究……他们今儿总要有一个结果出来。

 “山东诸郡,目下的确不是上好的起势之时。”

 “王贲……数十万大军在握,诸郡为驰道、要道通连,旦夕可至,真要动手,付出的代价很大。”

 “……”

 “可……,那些人惜命,也只是惜他们自身的命,咱们农家的底子现在很薄弱,每一位兄弟都弥足珍贵。”

 “真要前往,我心担忧。”

 “……”

 “派人前往,我等有担忧。”

 “不派人去,我等亦是有担忧。”

 “这事……多棘手。”

 “陈胜大兄,你做主吧,我等从之!”

 “……”

 不时。

 一道道此起彼伏的声音交错而起,各有所言,各有所论。

 农家非以前的农家了,以前的农家,诸郡之地,十万弟子,遇到这等事情,轻而易举调遣千百人。

 无论什么结果,那时的农家都可以接受。

 现在。

 不行了。

 农家六堂离散之后,数年来,好不容易有如今之势,真要调遣出千百人前往,代价……太大了吧?

 若是不理会那些人,也不是好事,那些人最为记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