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零四章 永恒昼夜(第3页)

 “一日的白昼相差这般大的?”

 “……”

 不时。

 黑衣人一步踏空,辨识了一下方位,流光闪烁,落于大地之上,踏雪无痕,一步步继续向北走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北方之地有奇异?

 先前未有所想。

 也没有那般大的感知。

 如今。

 好像很大。

 在诸夏间过活多年,一岁之昼夜常有变化,日出大体都在卯时正刻前后,日落则是在酉时正刻前后。

 现在。

 卯时、酉时都已经不在了。

 临近五月的诸夏,这个时候的兰陵城,一日的白昼应有六个时辰到七个时辰之间。

 相应的夜间,则是五个时辰到六个时辰之间。

 自从迈过那条波澜壮阔的大河之后,嗯?那条大河以北,还有一条横贯大地之上的连绵高山,相对于长白山略有不足,也是不弱。

 是山形地势之故?

 以这两日的昼夜时辰判断,白昼大概八个时辰左右,夜间则是四个时辰。

 和兰陵城比起来,同一时间,这里的白昼很长,夜间更短,这是什么缘故?

 是天地之变化?

 记忆中,好像也看过类似的典籍记载。

 诸夏之南北,昼夜有起伏,天候各分明。

 江南南海之地,一岁多和畅,不冷不热,秋冬宛若消失,酷寒的风雪几乎没有什么记载。

 燕赵边界、北胡之地,酷寒多有,和畅鲜少。

 ……

 雪地上,脚印不存,黑衣人思绪不住运转,不住思忖,隐隐约似乎窥得天地间的一丝丝变化。

 可是。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变化?

 那份不知谁人书录的典籍上,只是言语诸夏各地的昼夜风霜雨雪之差异,诸夏之外?

 如何?

 自己现在正在感知。

 诸夏以北,以北千里、千五百里、近两千里……,自己已经察觉这里的白昼越来越长?

 接下来继续向北?

 白昼会更长?

 如何会更长?

 为何会有那般变化?

 可是!

 诸夏也有冬日间的白昼越来越短,那么,那个时候的此地又会是什么变化?

 难道白昼也会很长?

 或者夜间会很长?

 难知!

 一岁四时,天地分化,二十四节气都在其中,万物生化之道就在其中,那也是农家传承的根基知道。

 鬼谷纵横,天地阴阳。

 轻灵在上,浊重在下。

 万物分明,捭阖在内。

 星河并行,互为虚实,藏伏在内,出走在外,鬼谷至高的七卷就在其中,奥妙也是化生阴阳穷尽之妙。

 鬼谷的传承,就是要纵横一处,方能层层推进。

 纵剑术!

 横剑术!

 亦不是单独存在的,当年同师兄一处受教纵横剑道的时候,根基一处,剑招剑势不同。

 而此地的昼夜之变,迥异于诸夏。

 虽如此,昼夜亦在其中。

 亦合道理。

 只是!

 继续向北会如何?

 难道白昼会越来越长,现在的白昼消散大体在戌正之后,继续向北,白昼会亥时结束?

 亥初刻?

 亥正刻?

 子时?

 子正?

 如若子正结束,那么,日出又该如何?

 天地间的昼夜相随,有白昼就有黑夜,有纵剑术就有横剑术,一体无二,不可分离。

 然!

 若是按照一路走来的天地昼夜之变化,继续向北,白昼只会越来越长,不知何时是终点!

 会出现一日都是白昼的时刻吗?

 不会吧!

 倘若都是白昼,万物如何生化?

 阴阳岂非失衡?

 乾坤岂非失序?

 大道岂非无理?

 ……

 “嗯?”

 “如若纵横一体,无缺齐天,那么,一日间的白昼多少,也会黑夜多少,方为永恒。”

 “春夏秋冬,四时相对。”

 “那是一岁的变化。”

 “天干地支,更是六十载的轮转。”

 “难道……难道……继续向北真的会出现尽皆白昼之地?”

 “如若真的出现。”

 “那么,纵横捭阖,虚灵化真,开阖门户,存亡之终始,皆有变化守司其门户之所……。”

 “……”

 “自古及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

 “阴阳!”

 “柔刚!“

 “开闭!”

 “驰张!”

 “……”

 “昼夜?”

 “极尽的白昼?”

 “极尽的黑夜?”

 “永恒的白昼?”

 “永恒的黑夜?”

 “……”

 随黑衣人口中喃喃低语,一道道通彻天地间的纵横剑气无心自放,踏雪无痕的步伐也在剑气异动的瞬间迟缓。

 然!

 黑衣人仍在漫天雪地中向北行走。

 只是!

 随着浑身上下的剑气散发,一体真身愈发之虚无,愈发之浅淡,依稀然,仿佛不存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