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2章 标准(第2页)
他只是知道,我这么做是为了你好,至于你心里有没有不理解,不满意,他完全都不在乎,因为在他看来,父亲让儿子去做的事,就是天理,就是至理,有什么可交心商谈的必要呢?
而最后的结局,
自然也是闹得人尽皆知,而有过这样经历的吕布,又怎么可能推崇儒家的文化呢?
诚然,
即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孔子的很多言论,都是当之无愧的至理名言,但有些观点,他可就没有那么认同了!
这也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若是平常人,从小被先生教导西书五经,心中自然会把这些道理放在一个极高的位置上,可人家吕布是半路出家,武功天下第一后,人家才踏踏实实的钻研起了学问,
尤其是领他入门的不是别人,正是平原城中最离经叛道的李伯川,那么有这个结果,怎么看都不足为奇了!
所以,
《吕子》的主要内容,更多的放在修身上,齐家治国平天下,前提都是你需要是那块料才行,崇尚德行的同时,也兼顾法度,但事实上,人家吕布可没有在书中讨好任何人,而是简明扼要的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
首先,他就批评了以孝治国的观念,孝道并不代表德行,孝顺父母并不代表德才兼备,孝顺固然是德行的重要组成因素,但其余的德行,也相当重要!
其次,他也批评了大汉的律法杂糅,应该简明扼要,让人能够真正看懂,拒绝法律解释权的私有化,
这就是李忧对这本书推崇备至的真正原因,
虽说这本书很多人都觉得有些偏激,但只有李忧本人明白,吕布写的这东西,如果让他来总结一下的话,
那就应该叫,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这两种理念,都能解决大汉的很多弊端,但其超前性,也注定在眼下不会被大多数人所认可,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曹操说,这本书会在很久之后,才能让吕布取得极高地位的原因,
当然了,
吕布的理念还只停留在初级阶段,只能说有一个雏形,或者说是一个理念,但刘禅要将其纳入考试的举措,才是真正将其推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