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戏志才的试探(第2页)

 只有戏志才和荀彧二人。

 “志才啊,今日战事失利,并不是你计策有误。”

 “此计占尽了天时地利,可惜不占人和,是我在阵前失态了。”

 曹操叹了一口气说道。

 想要曹操在人前认错,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但是在此却大大方方的承认了自己的失误,也足以看见其对戏志才和荀彧的信任。

 “主公不必自责。”

 戏志才和荀彧连忙劝慰,别的不说,赵云能在万军混战之中射中曹操战马,这谁又能预料的到呢。

 连赵云自己都会把这箭的大部分功劳归于运气。

 “刘备能瞬间反应过来,全军冲阵,必然是凭借着麾下谋士提醒。”

 “只是不知道到底是何人能有如此果决啊!”

 戏志才并未因为计策落空而埋怨,反而是夸赞起了刘备麾下的谋士,此举反倒让曹操更加的欣赏不已。

 “文若啊,据我所知,你的族中子侄可是在刘备麾下任职?”

 曹操冷不丁的问了荀彧一嘴。

 “启禀主公,我的族侄荀攸的确在刘备麾下任职,但是并未受到重用,此次并未随军。”

 “哦?”

 曹操并未多问,他点荀彧这么一嘴,只是想知道是不是荀攸破了戏志才的计策。

 至于荀攸在刘备麾下是什么位置,曹操并不关心。

 荀家出来的,哪有庸才,若是真的在刘备麾下不受重用,那这刘备就算是瞎了。

 不过曹操也并未打算追究。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世家皆是如此,何必深究呢。

 “不过,我倒是听闻刘备麾下有个李忧李伯川,此人灭平原世家,收黄巾流民,控制北海,算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与整个世家为敌。”

 “想必今日是此人的可能性颇大。”

 荀彧急忙转移话题说道。

 曹操点了点头。

 “我听闻过此人事迹,到是有些魄力,不过终究是有些目光短浅。”

 “据说就是他力荐刘备将吕布收在麾下。”

 “此等弑父弑君之人,纵使是有万夫不当之勇,也永远会是一支对准自己的长矛,终究不能为己所用。”

 “文若是否有些高看此人?”

 荀彧愣了一下,确实不知作何回答。

 一方面他确实由衷的觉得李忧是个难得的谋士,另一方面也确实无法解释李忧收留吕布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