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士卒君思卿

第202章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第2页)

  老将军体内的器官已经衰竭到极致了,那一缕气若游丝的生机,像是随时都有消散的可能,看这个样子,没有几日时间了。

  神力入体,正孙策明显缓了了许多,看着莫愁的脸色,安慰的笑道:“无妨,老夫的身体我早就清楚了,也早就看淡生死了!”

  “不过有些可惜的是……老夫没有战死沙场,而是老死了。”

  说着,露出一抹自嘲道:“可笑啊!”

  英雄迟暮,美人白头。

  不过长孙策面露精光的看着莫愁道:“不过大夏还有你们,老夫就算去世,也会含笑九泉的!”

  “对了,莫小子,老夫知道你文采斐然,不如给老夫作一首诗如何?”

  闻言,莫愁愣了愣,看着躺在摇椅上的老者,笑着点了点头,朗声道:“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他觉得,这首诗,适合躺在摇椅上的老者,又有谁知道,长孙家自古以来,出的大都是文人墨客,一次赵浮屠和自己说,就连长孙策年轻时都是一位书生,满腔报国志。

  老者脸上似乎陷入了回忆之色,回到了当初一个俊秀的少年郎,手持着一卷经书,以为满腹经纶,便可以报国。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听到这两句,长孙策浑身一颤,屋子中的赵浮屠和独眼老者对视一眼,似乎眼前浮现出当时手持兵符,率领大军,打的蒙古王庭丢盔卸甲,那颗军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那时,正逢长孙策最耀眼之时。

  王庭之地大雪纷飞,夹杂着冷风的怒吼,不可一世的将军,一战成名,名动神州。

  莫愁吸了一口气,肆意的说道:“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想必当时少年意气,觉得读书没有什么作用,一气之下便弃了这些文章,哪怕当一个冲锋陷阵的士卒也好。

  “好啊!”

  “哈哈哈!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长孙策

  闻之大笑,老泪纵横,年轻时要是没有弃文从武,整个大夏少了一位军神,王庭哪能休养生息,大夏的和平中,近一半都是这位老人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