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一章 这孩子不上大学可惜了(第3页)

    这样下来批发两筐杏,两天卖完,基本上不浪费,顾客也满意。

    有些汉族商家做法相反,仿佛生怕客人把熟的挑走了生的不好卖一样,一种是根本不让挑,直接往袋子里捧,捧到生的熟的那就看运气了。

    另外一种就是由商家给装,那商家还有可能专门给多装点青的,留下来熟的觉得后面好卖。

    咋说呢,反正李龙是一言难尽。

    当然不绝对,毕竟他碰到的只是极少数一部分。

    眼前的阿达西就是这样,不是特别熟的甜瓜硬,可以多放两天啊,熟的会变软,那就先卖,熟的甜,拿回去人家也喜欢吃。

    李龙买了一麻袋,又拿了几个凑了八十公斤,算算不到六块钱。

    真便宜!

    十几年后,WLMQ火车南站他还卖过类似的大甜瓜,五六公斤一个,熟透的那种,一块钱一个,也是极便宜的——一个维族老汉摆摊卖的。

    再往后,李龙好像就再没吃过特别熟的甜瓜了——无论是在超市还是在摊子看到的甜瓜都是带把的。

    瓜熟蒂落,带把的甜瓜都是没熟就摘下来的,味道不一样。

    这就跟这边的人吃榴莲一样,好些外地人也是没吃过熟透的甜瓜。

    买完甜瓜,装车后又去问西瓜。卖西瓜的摊子就隔了七八米,是个汉族中年人,戴着个草帽。

    “老乡,西瓜多少钱?”

    “八分钱。”那老乡笑呵呵的说道。

    李龙扭头就走,真看着自己开着吉普车,然后当凯子宰啊?

    老乡一看李龙走的那么坚决,立刻大声喊着:

    “七分……六分也卖啊!”

    李龙没理会,上车开着就走了。

    现在虽然西瓜已经慢慢开始下季,但主流的西瓜价格还是五分钱,这老乡不实在。

    李龙没理会那个卖瓜的叫喊,开着吉普车一直到北庭的那个市场。

    下车后没多久就找到了卖桃子的那位,还在。

    依然是两筐桃子,三十公斤的桃子卖了不到四分之一。

    依然有人围着,但讲价的多买的少,大家依然感觉到贵。

    不知道是不是昨天被李龙把两筐桃子包圆的原因,卖主这回依然是不降价。

    李龙没时间等,他排开前面讲价和看热闹的人,直接对着卖桃子的人说道:

    “还剩下多少?我全要了——昨天的价,怎么样?”

    “好好好!”卖桃子的抬头一看是李龙,立刻笑着站起来,把扁担钩子往筐子上一挂,说道:

    “车在哪里?”

    “还有个条件,把两个筐送给我,我没办法装了。”

    “这个……也行。”卖桃子的心想这筐才多少钱,两个旧筐加一起不超过两块,但这一筐半的桃子能卖三四十块钱,值了值了。

    有人不服气,还想要说,有些人认出来李龙是昨天买桃子的,就给解释了。

    人家大户,有钱,你不买也别不服气。

    一筐半桃子李龙掏了三十五块钱,其实算下来筐也是买的了。不过这点钱他也就不算了。

    市场的头那里有卖瓜的,李龙顺便过去问了一下,西瓜五分钱,是市场价。有切开的,李龙看着也尝了一下,沙瓤,非常的甜,便也买了一麻袋。

    这下子吉普车里算是满了,李龙取出油桶加了油后,便往西而去。

    半路上在大丰镇吃了饭,其实这时候已经到下午了。他快到县城的时候再往南,直接开到了牧业队留守点。

    有一段时间没有到哈里木和玉山江的家里来看看了,李龙过来看看情况。

    车子开进村子里,还没到哈里木家的时候,李龙就碰到了阿迪力。

    阿迪力看到李龙也有些意外,不过他立刻就反应过来李龙是来看望哈里木和玉山江家人的,笑着和李龙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李龙开车到哈里木院子门口,就看到院子里依然有人在压井打水。

    压井台子用水泥和砖头加固过,还是比较结实,打水的人也比较守规矩,排着队,也不争不抢。

    哈里木的母亲坐在门口用一个筷子串过一块土豆当纺锤捻着毛线。

    看到李龙后,老太太笑着站了起来,嘴里说着李龙依然听不懂的话。

    李龙有点无语,其实他一直想学哈语和维语的,但每次碰到哈里木玉山江他们的时候,就把这事给忘记了,等想起来,身边也没个能教的人,就把这事给放下了。

    好在来打水的人中有懂汉话的,交流了几句,李龙把甜瓜西瓜和桃子都放下一些,然后就去了玉山江家里。

    玉山江家里也有人在这里打水,这两口压井现在成了整个村子里吃水的主要来源,李龙觉得其实也挺好的。

    在这里呆的时间更短,孩子们都不在,李龙问清楚这边玉山江他们打完草回来过,家里东西也不缺,就告辞离开了。

    他还得赶紧回家——四小队那边也要去,西瓜和甜瓜还好说,弄回来的桃子什么得分掉。

    不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