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五章 老罗叔的事业心(第3页)
“嗯,抬把子的活可能再有几年就慢慢没有了,但这大扫把估计年年还得有。”
李龙隐约记得后世一直到一几年的时候,有些单位还在下发竹子大扫把——打扫室外卫生,这玩意儿是必备的。当然,后世环卫部门采购大扫把是最多的。
如果芨芨草大扫把不作死,李龙也不求价格多贵,就这么一直干下去,在棉花开始涨价之前,至少是大家的一条稳定来钱路。
对他来说是锦上添花,但对队上许多人来说,真就是雪中送炭了。
当然,看后面县供销社能坚持多久了。他想着至少在县社撤掉之前,或者缩减之前,把供需关系给拿下来。
就像陈红军给介绍的收贝母等中草药的商人一样,收购站走了,贝母还得收啊。
吃过晚饭,顾博远背着手哼着歌回去了,李龙和顾晓霞两个把孩子抱进卧室,一边一个检查着需要不需要换尿布。
“明天我上午去趟清水河,下午去趟石城。”李龙一边忙一边对顾晓霞说道,“清水河那边也有芨芨草,咱们队上草不够,得让那边也给扎些大扫把。”
“那去石城干嘛?”顾晓霞把孩子身上收拾好,一边轻轻拍着一边问道。
“我想着把老马号的圈扩大一下,再搞些牛羊的养殖。老罗叔也有这个想法,他想把咱们队里的几个五保护都拉过去一起干。
我打算去石城糖厂,给那个开车的宋明说一下,看看能不能每个星期拉一车糖渣过来到队上,这样的话,咱们多存一些糖渣,后面养啥都方便了。”
“那怪好啊。”顾晓霞笑着说道,“好事。咱们队里现在好像就马金宝一群羊吧?”
“不,还有两群。专门放羊的就马金宝,地里活也不干。还有几家养的羊不多,但也有。”李龙说道,“后面看吧,有草,上面又让养,咱们队这么大的地方,那羊肯定不会少。”
四小队羊群最多的时候有十几群两三千只羊,那时候荒地多,放羊容易。后来开荒导致能放羊的地方少了,羊群也就少了。
再后来国家给补助,有圈养项目,队里有人合伙便在居民点的边上盖起活动板房圈养良种羊。
只是有些人居心不良,想着套取国家的补助,用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还有些则正当的养羊,但防护没做好,得了布病。
挺麻烦。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看明明昊昊很快就睡着了,两个人看了会儿电视也就睡了。
第二天吃过早饭,顾晓霞去上班,李龙则开着吉普车去往清水河。
清水河这边麦子收获的时间比平原地带略晚一点儿。四小队那边的玉米棒子已经接近成熟,玉米杆子已经开始泛黄,叶子也开始干枯,但这边的玉米地里看着还一片墨绿,很是养眼。
李龙开车快到清水河村的时候,看到路两边的滩上也有人正在割芨芨草,虽然不多,但分好几伙。
这里的芨芨草滩也挺多,面积也大,因为地势不太平,而且戈壁石比较多,所以这里大片荒地是无法开垦成耕地的,只能任由其长红柳、芨芨草或者其他作物。
正因为这样,一直到后世这里一直保持着半荒滩的地貌,也算成了S101公路旅游区的一部分。
李龙先到的孟海家——主要是孟海家在村子里靠北,李龙这边开车最先到的就是他们家。
孟海正在院子里削着杆子,看到吉普车立刻就坐起来,扔下手里的斧头和杆子迎了过来。
“李龙同志你好你好!等你很久了,快进来坐,来来来,我给你杀个瓜!”
孟海热情的把李龙安排着在院子里坐下,然后抱了个西瓜过来,又取了一个小矮桌放在李龙跟前,他媳妇已经拿过水冲过的刀递到手里,孟海一刀将西瓜“杀”成两半,看这瓜不错,沙瓤,一股子清甜的味道弥漫开。
“吃吃,这天才几点就开始热了。”孟海切好瓜给李龙拿了中间那最大的一块。
热情的让李龙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你们这还好,我们在下面那一段,那里比这里热多了。”李龙一边吃一边说道,“最近都在忙啥?”
“还能忙啥,麦子收完,苞米还没开始,葵花也不到时间,你看我们都开始打芨芨草了,就等你了。”
孟海一点也不藏着掖着,直接就把心里话说出来了:
“李龙同志,我觉得去年我们这队里干活还行吧,今年怎么样,还有没有扎大扫把的活?”
“嘿嘿,有啊,有的。”李龙一边吃瓜一边说道,“不光有,比去年还多,而且价格也提了。”
“真的?”孟海一听这话,都快跳起来了。
去年一千五百个大扫把,队里人赚了一些钱,虽然不多,但说实话救个急是够了,而且冬天的生活明显比往年要好不少。
今年许多人早早就问了,孟海也有些急。
这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