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各取所需(第2页)

  四九城烤鸭一只8元,但一只好几斤(差不多4斤),比野鸭子重一倍。

  陈锋没好气道:“诚惠,8块!”

  陈建国笑道:“酒票要不要?”

  拿出五张手写的酒票,每一张上面都写着白酒3斤。

  受益于四九城的印刷技术相对完善,四九城手写的票据不多(全国比较多,60年代后印刷票据才成规模体系)。

  像陈建国手里的手写票据,一般是领导照顾,临时额外手写。

  不过有签名,相关部门也认可。

  “这玩意能换好酒?”陈锋询问道。“二叔,散装的烧酒就算了吧。”

  现在四九城的酒相对不多,四九城酿酒实验厂是唯一的酒厂,生产二锅头。

  四九城有钱人多,加上各个地方官员如今走动,酒自然是供不应求,一度限购,每户每月凭购货本才可购买两瓶。

  很多酒都是全国各省支援的,如西凤酒、五粮液等。

  1975年,四九城组织了“八大名酒进京”活动,名噪一时,传为佳话,背后却是供需失衡的难题。

  “当然可以,不过想要换到好酒,你最好去找叶锦。”

  陈建国指点道:“罐头厂的罐头,一半要送到军方,与军方关系很好。今年军方也有些困难,为了获得更多的罐头份额,经常把他们自己的特供酒、特供烟送给罐头厂。”

  用鸡鸭鱼兔换特供酒,可行吗?

  陈锋觉得难。

  一般人觉得鸡鸭、野猪、兔子现在有些高不可攀,可在真正的大厂长眼里,应该也就是那样吧。

  为了一些肉,用特供物品换,明显是亏本生意啊。

  “二叔,我觉得不靠谱。”

  陈建国笑着说道:“不,你觉得没用,他们觉得行就行。”

  “至于原因,我不告诉你,你自己琢磨。”

  该死的谜语人!

  陈锋回到屋里,陈昊立即给他打了温水洗脚。

  “大哥,你在想什么?”

  陈锋看着陈昊,说道:“我问你,假如有人用猪肉,换你的野鸭肉,你换不换?”

  陈昊想也不想,就直接回答道:“当然换啊,我们天天吃鸭肉,换一口猪肉吃挺好的,最好是烤的,五花肉烤起来肯定好吃。”

  “大哥,我觉得娘天天煮着吃太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