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哪来这么伙子人(第2页)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蛰伏发展三个月,第一次主动出击就有如此斩获,吴刚很是欣慰,也立即与赵文斌一同研究李智申请,就是任命孟继先(老孟)为副队长。

 虽然打了胜仗,但李智提出的问题却有些棘手。只有三十多人队伍,还有两个副队长,赵文斌觉得不妥,并不符合当前编制要求。吴刚则说,特殊情况特殊对待,李智操持游击队不容易,张大年打仗勇猛,但不懂打仗,当上副队长实属瘸子里面拔将军,老孟当过排长,打过鬼子,两人正好是李智左膀右臂。吴刚还说,只要能打胜仗,就是再选两个副队长也无所谓,不用那么教条。

 赵文斌觉得有些道理,原则上同意。

 吴刚叹口气,又说,现在李智处境并不乐观,鬼子偷袭李庄,想捅游击队刀子,游击队反手给了敌人两刀,那个叫小林龟山的鬼子岂能善罢甘休?肯定会加倍报复,并想着置游击队于死地,夫子山的艰难才刚刚开始。

 是啊,人怕出名猪怕壮,以前小打小闹,引不起鬼子足够重视,现在夫子山游击队就像扔了一颗炸弹,估计安平城内的小林龟山该睡不着觉了。赵文斌拿起旱烟锅,烟火点燃,吧嗒吧嗒抽了两口。

 吴刚口述了自己意见,一是对夫子山抗日游击队提出嘉奖,让他们戒骄戒躁,再立新功。二是密切注意敌人动向,加强戒备,防止被偷袭。三声告知县委,如游击队遇到困难,立即报告。交代完毕,吴刚又命令侦察科,严密监视安平县敌人,发现异常,立即报告。

 “还是那句话,李智收拾那一摊子不容易,咱们军分区该出手时要出手,帮他们一下。”吴刚对赵文斌说道。

 赵文斌点头,又想起报告提到的栓子,不由问道:“才十七岁,就枪法了得,李智不是在吹牛吧?”

 “吹什么牛?”吴刚瞪眼说道:“李智有时喜欢吹嘘,但具体某位战士,他有什么好吹的!”

 赵文斌翻翻白眼:“我也就说说,看你直眉瞪眼的,好像我犯了什么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