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徐庶入幽(第2页)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涿郡辖涿县为其郡治。

 原本历史中的东汉末年,幽州及中原各州同时爆发黄巾大起义后,刘玄德就是在涿县招募乡勇起兵讨伐黄巾贼。

 与关羽、张飞在这里不期而遇,拉开了一段英雄传奇的唯美序章。

 …………

 一个时辰后,徐庶在姜俊健的带领下,来到了涿县的太守府内。

 而刘辩早已经在此等候多时。

 或多或少的受到那部千古名著的影响,刘辩对于徐庶的印象还是非常好的。

 徐庶没有这个时代那些世家子弟的傲气。

 徐庶少年时曾经偶遇名师学习剑法,年龄渐长后,开始行走江湖梦想成为一名行侠仗义的剑客,因此结识了许多江湖中人。

 后来为了江湖义气,替朋友报仇而被官府所抓。

 被解救后,改名换姓,弃武从文前往儒家的学馆学习儒学。

 与他一起学习的学生都嫌弃徐庶曾经有不良的前科又出身贫寒,皆疏远孤立徐庶。

 徐庶并没有气恼与怨天尤人,而是日复一日的早睡早起锻炼身体,一个人打扫学馆的卫生,不管什么事都先问问别人的意见,因此被老师另眼相看。

 渐渐的,徐庶对于儒家的经义学问都非常精通,而且还结识了同郡的石韬,两人倾心相投,成为一生的挚友。

 原本历史中,徐庶辞别刘备投靠曹操,是因为其母亲在南下逃难过程中被曹操擒获,而徐庶北上之时,只有石韬一直跟随在他身边不离不弃。

 …………

 “启禀史侯,徐先生到了!”姜俊健带领徐庶来到太守府内的一处接待室,向刘辩汇报道。

 “久仰元直先生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名不虚传也!”刘辩见到徐庶青衣长剑,如武侠小说中行走江湖的剑客一般,眼睛微微一亮,赞不绝口的说道。

 徐庶知道史侯年轻,没想到是个还不满二十岁的青年,微微一愣后,立刻说道:“史侯的名声遍布幽州各个角落,连市井之中的贩夫走卒皆对您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