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孙膑到来(第2页)

 “黄巾起义,这应该是第一个出现公开反汉朝统治的人吧?”吴起默默记下了这个名字。

 “董卓,字仲颖,陇西郡临洮县人。”后面有两个人头画像。

 “嗯,连一点提示的介绍都没有,其他最差的也至少有个身份介绍。”吴起眉头紧紧皱起,把董卓这个名字也默默记下了。

 “陶谦,字恭祖,丹阳人。推行屯田,恢复生产,使徐州成为东汉末年前期的乐土之一。优点:刚直勇毅,治地有方;缺点:徐州四战之地,不用士族之人结果导致无人可用。”后面有两个人头画像。

 “没有了?后面不是还有几个吗?怎么无法获得其信息?”吴起有些不解的问道。

 “那些是外族的将领才有选择的君主,华夏人自然无法选择。”左慈解释道。

 “竟然还有外族将领?”吴起不动声色的记下了这个信息。

 “不知吴起你会选择向何人效力?”南华适时的提醒道。

 “起想问下,他们介绍后面显示的人头画像是什么意思?”吴起问道。

 “你也了解了,从你开始,历代名将都会来此选择效力的君主,而后面的人头画像有几个,则代表有几人能选择他。画像人头越多选择的人越多,但是难度必然更难。”左慈解释道。

 “原来如此,容起仔细想想看。”吴起向两人作了一礼,就开始闭目沉思起来。

 半个时辰……

 一个时辰……

 两个时辰过去了,闭目沉思的吴起终于睁开了眼,向着一个按钮连续按了三下。突然透明石碑上出现了一个幽深的通道,吴起向左慈和南华两人看了一眼,见两人同时点了点头,吴起在此抱拳向两人行了一礼,就向着通道走了进去。

 当吴起的身影完全消失在了通道内后,通道缓缓的闭合了起来,再次恢复如初。

 “吴起竟然会选择他,这是老夫始料未及的!”南华愣愣的说了一句。

 “确实,老朽也没料到。不过当年吴起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和他母亲决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的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结果没过几年,他母亲并没有等到他回来的那天就与世长辞,在他母亲去世后,学儒家的他也没有按照儒家忠孝的信条回家奔丧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