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惊闻党争(第2页)

 像吕博亮,就有一个正五品骁骑尉的武勋官,但没啥用。

 这一天午后,苏元青吃完午饭,接到了一条军令。

 军令是张劲松送过来的,他宣读道:“武节将军苏元青,因年纪尚小,需要历练才能大用。故使其为招讨使,正五品官衔,统兵一万,招安讨伐青阳匪徒,协助京城来人重建青阳。望尔不负国恩,为国效命。”

 这远超苏元青的想象。

 他没想到自己还能被用,而且官职没有下降。

 武节将军是正五品,招讨使也是正五品——唯一的隐忧是,招讨使并非常设的官职,当青阳匪徒被解决,这个官就到头了。

 但好在这军令里没有说他不是武节将军。当招讨使做到了头,他还是武节将军。

 只不过到那时候他可能没有实职。

 没有实职的将军,也没啥用。

 总之到了这个位置,要想升官,朝中没有过硬的后台,不太容易。

 张劲松说:“将军,这边还有一道封赏,是一个从四品中骑都尉的武勋。”

 从四品的武勋。虽说这玩意不值钱,但从四品挺高的。

 以后他见很多人,都不用再行奇怪的礼,别人还要给他行礼。

 苏元青一起谢道:“多谢天恩。”他起身来,笑说,“张兄,这是你帮我求来的吧?不然,这官儿可轮不到我。”

 “将军这就说错了。”张劲松压低声音说,“你看看这份封赏的印章?”

 印章?这有什么好看的?

 但张劲松如此郑重,颇为奇怪。

 苏元青仔细一看,念道:“昭武将军王兆杰。昭武将军是正三品官职,是哪位?”

 “这东西来是从京城来的。”张劲松说,“和这东西一起来的,还有一份调令。这位王将军要调将军进京,做太子翊军校尉,是个正六品的官。”

 “太子?”苏元青惊住了。

 太子怎么认识他的?

 王兆杰又是他什么人?

 若接令入京,他是不是就算太子一党?

 如果是太子一党,那么魏王知道,会怎么做?

 比没有官职最糟糕的是有两个。

 但很明显,魏王做了决定:截留那份调令,安排他做招讨使。

 “对,太子。”张劲松几乎是耳语,轻声说,“太子这一招极尽阴毒。他当着魏王的面招揽你,这儿离京城那么远,你若真动身去京城,魏王知道了,岂能容你?不过幸好,京城来的那人走到你面前之前,被魏王抓获,戳破了这一毒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