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激情燃烧的岁月(1)(第2页)
水淼拿着刷子的手一顿,她现在算是把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身份都给理清楚了。
要说她自己身份,没什么特殊的,往上数八代都是贫农,不过她这个人虎啊,年轻的时候,才十五六岁就积极参加革命了,虽然说没有上战场,但是在后方转移伤员,传递情报也是有不小功劳的,这不就一路到了新中国成立,就在北京城安家了。
她和她丈夫都是根正苗红的工人阶级,她丈夫是在造纸厂上班,她呢,在距离家两个街区远的供销社上班,可以说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这家庭条件都非常不错了。
因此,他们生了四个孩子三儿一女,都稳稳当当立住了,没有夭折。
不过天有不测风云,60年代的时候,正是上山下乡大运动时期,水淼她家孩子多,而且都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就算将工作给孩子接管,但是一共四个孩子,总共就两个岗位,给谁不给谁都很为难。
烦心事让两个人根本没办法好好工作,水淼她丈夫就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人被机器卷伤了,不治而亡。造纸厂赔了一笔钱,并给了两个工作名额,可以安置两个子女。
按理说从大到小,这工作就是给老大老二的,毕竟他们都已经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小伙了,有了正式工作也能够说亲,后半辈子就有着落了。
但是这话怎么说呢,五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呢,手心手背都是肉还有厚有薄呢,水淼倚重老大,偏心老三还有小闺女,中间的孩子就是容易忽视。
这不,她要这两个工作给了老大老三,自己的工作给小闺女,毕竟于情于理,让一个十五岁的女孩子下乡都不放心,这样一来,老二就没地方安置了。
再也没有比这样的大事更能反映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的。老二那个时候也是年轻,自然就觉得这个家没有自己的容身之处,那他就走,商量也不商量,直接街道办报名,两天不到的时间,就走了。
这一走就是八年,杳无音信。还是最近从东北来了信,是老三写的,说是要回来探亲。现在政策已经放宽松了,胡同里不少子女都回来探亲,说是探亲,其实就是找个由头赖在京城不回去了。显然家里人都觉得老三就是这么个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