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人才

 陈青峰象征收了一块钱的报名费。 

 毕竟县财政不富裕,这么多人来考试,印试卷也是个问题。 

 再加上监考老师,一天还要吃饭。而且还得防止别人作弊。 

 所以收这么一块钱。 

 其实也不算过分。 

 考试的那一天,刚好是植树节,全县中小学基本上都上山植树了。 

 所以学校反而空了出来。 

 考试只有两场,上半场考一些基本的文化知识,下半场考的就是和云海县相关的了 。 

 既然是制药厂,那必须得懂业务,所以会考一些化学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还有生产管理,经济常识,总之陈青峰虽然是个半吊子,可是对于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他这几十年是亲自看在眼里的,起码知道这年代很多人的想法都很单纯,八元户如果把钱存在银行里,等四十年过去之后根本就不剩什么了。 

 这就是通货膨胀。 

 有人想靠着一笔钱赚够了放在银行里,靠着力气吃一辈子,这种事情多半不靠谱。 

 哪怕放到几十年后,有个几百万的存款也未必靠得住。 

 因为货币在持续的贬值。看一看韩国一瓶水要几千块,就知道国家发行的货币,到底是怎样变化的了? 

 这些就是常识之一。 

 陈青峰不希望自己选聘上来的职业经理人,是这个德行。 

 不过他也期待,从现在这个还在初级的商业环境中,到底能够选拔出什么样的职业经理人出来? 

 真正有本事的人,基本上自己开公司,可能不会贪图这一千块钱。 

 而没本事来混事的人,陈青峰又不要。 

 陈青峰想着这些问题,站在办公室的窗前,看着远处的中学校园。 

 很快上午的铃声就打响了。 

 从考场出来的人有的垂头丧气,有的兴高采烈,有的做四处打听。 

 中午有的人下馆子,有的人则带着自己随身带着的干粮。 

 不过,胡玉书此时坐在学校前,只能喝着凉水。用从馒头店买的馒头充饥。 

 上午的考试,他觉得答的很好,不过说实话,他唯一的担心就是自己的学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