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冬三十娘

第108章、向学之君,盼恩之女(第2页)

听他把太上皇帝都提到了,申时行和王锡爵无可奈何。

本想继续试探一下已经拟好意见的那些事情能不能得到皇帝应允,现在还能怎么说?

太上皇帝他老人家秉政时固然一意孤行、圣心独断,但又确实非议不断、令行不畅。

如今皇帝要吸取教训,处事谨慎一点,希望是群臣也都认可的“仁政”才拟施行,又有什么错?

对申时行、王锡爵来说,眼下倒算是好时机:沈一贯不在,经筵安排哪些人进讲、侍班,那可不就是他们二人的提拔?

对群臣来说,这也算是个好消息。

经筵这个场合虽然不能奏事,但皇帝总还是要出现的,代表皇帝没准备完全学他爹躲起来,也传达着会尊崇文教的意思。

对翰林院的编修、修撰、侍读、侍讲们来说,则是一个安抚。

皇帝刚刚有了让清流跑去做御史、淌一淌浊水、拉慢升迁节奏的意思,但毕竟要开经筵。

能够多在皇帝面前展现一下学问、才干,总是好的。

皇帝雷厉风行,消息很快传出宫来:明天虽然罢朝,但有经筵。

而且皇帝极为好学,申阁老和王阁老建言之下,这经筵最近竟要每天都开。

沈一贯听闻消息,越发觉得生病难受了。

搞得好像是申时行、王锡爵担心皇帝就此怠政才力挽狂澜,有此功绩。

他沈一贯则有何作为?

中书舍人来往于内阁与沈家,官员们岂会不知道?

后面纵然有什么事情得了御批报到六科施行,也无非是申、王二位勉力理事,不忘带上沈一贯而已。

毕竟沈一贯都病得上不了朝了,难道票拟是他写的?

沈一贯被动无比,既然明白了皇帝不可能放他走,而且还想要他站出来背锅,沈一贯就不能继续病了。

总要能够掌握主动、不被坑啊!

……

正月十六,皇帝去参加经筵,王安则带着三百佳丽入宫。

秀女入宫待选,走的是紫禁城北门。

在北门之南,有一个顺贞门。此门,取恭顺、贞洁之意,代表走过这道门入宫的秀女们必须恪守的训诫。

能过这道门的秀女,那就再不会被黜落了。此后或者有位份、册封,或者就是新入宫的宫女。

过了顺贞门就是宫后苑,此刻宫后苑里只有些常青树还绿着,然后有些寒梅开放着。

走过宫后苑里居中靠北的钦安殿,视野就开阔了不少。

至少南面高耸的坤宁宫,她们已经看得到了。

三百个人里,将有一人将来是那里的主人,也是后宫之主。

除了太皇太后和太后、陛下生母,那就是整个后宫最尊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