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冬三十娘

第123章、九族命硬,亲兵称量(第2页)

看王锡爵肯站出来,肯自绝于乡里,朱常洛看着他:“船应当早就烧毁没于某处了,不会留下证据。”

“言官劾奏,如今也只是要人证便可。”王锡爵作了作揖,“两京诸官正选却需改动一人了,请以应天巡按牛应元补左佥都御史,而后另择员补任。”

申时行听他这么说,心头倒是一动。

“陛下,臣以为可。二十万两金花银由单既予南京分派,又升牛应元为北京都察院左佥都御史于此次京官补选名单,那便是陛下不以雷霆之怒相应。牛应元师从魏学曾,素有贤名……”

说罢介绍着牛应元。

万历十一年的进士,那是真正跟着主持了宁夏之役、时任三边总督魏学曾学习的学生,据说“立侍终日,毫无倦容”。

登科后是从知县做起的,在河南光山县为了让百姓免除年年都要上贡葛麻的负担,专门招募工匠织造、缴纳,也是肯为百姓做点实事的人。

巡按应天之后,主要做的事便是对抗税监,专门抓税监的爪牙,在南京官场的风评不错。

这样一个人做官快二十年了,虽然已经进了科道言官快车道,但仍旧还没有升到能穿朱袍,这次也确实可以动一动。

“不知内阁所拟正选公示后,有无朝臣言及牛应元?”申时行又问了一句。

朱常洛当场摇了摇头:“没有。”

申时行也不知道他是真的已经全部都看过了,还是现在要对他们表示一下他真的会看那么多密奏。

“既如此……明日便是公示期满,便由元驭密揭举荐吧。”申时行看了看王锡爵,“如今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正选,是首辅拟荐。我二人此前居乡,也听闻过牛应元,认为他更合适。”

王锡爵点了点头:这自然是现在才认为更合适。

“不。”朱常洛却说道,“既然没人提到他,便说明他在官场并不受欢喜。应天巡抚陈维芝不是有辞表来吗?准了,着牛应元升左佥都御史巡抚应天!此平虏伯所荐,朕之殊恩。”

申时行不由得把眼睛睁大了一点:“……平虏伯?”

萧如薰曾受魏学曾节制、于宁夏之役立功,他如今想帮一帮魏学曾的学生当然没问题。

但萧如薰这个勋臣居然能够举荐文臣,而且成功,皇帝要释放的信号可不好。

“朕初登大宝,正是广施恩泽、拔擢新臣之时!”朱常洛冷笑着,“平虏伯荐举,朕准了牛应元之任,就是让江南诸官再掂量掂量。要么就胆子更大一点,看看自个九族的命硬不硬!要么就都闹起来,看看朕惧不惧江南不稳!做这些小把戏向朕耀武扬威,好大的狗胆!”

申时行说不出话来,只是一脸愁容。

王锡爵实在不该将假扮倭寇这种事点破的,这样君臣面前就没法回避“只是意外”那种可能了。

“另着王德完巡按应天,朕再予钦命彻查倭寇劫粮一案,明火执仗!其后地方补任,朕还要授职一批新科悉数填满南京六部主事!陈璘已经在路上,谁想闹,尽管闹!”朱常洛看着王锡爵,“何须王阁老委屈暗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