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冬三十娘

第139章、法司南下,崩撤卖溜(第2页)

李三才连声称善,眼神深邃地看着他。

江南的这场风雨,在野的顾宪成自然是能躲过去的。

他一心在野,那么他们这些人才是江南能够稳住的根本。

江南诸官?流水的诸官罢了。

李三才知道此去京城也有难关需要迈过,但他自信并无大碍。

而为将来计,既然能面圣,那也是机会!

……

往南的圣旨不仅仅只有到淮安的,还有到南京的。

而这道发往南京的旨意,实在太长,实在涉及太多人。

到南京的旨意要晚那么几日,现在还没有到。

他们更不知道,旨意还会在勇卫营那边先等几天。

但南京的许多官员现在已经收到了前两天传来的消息。

“这下就好了!十分好!”

南京户部某郎中很开心,十分开心。

“爹,为什么啊?”他儿子有点不情愿,“在南京好好的……”

“糊涂!去做一府之尊不好吗?”

“……云南那等穷山恶水。”

“整日里只知玩乐!”该郎中气得抓起桌上镇尺就要打去,“眼下能离了南京,离了江南就是好!你爹我倒盼着京城里别有人使绊子,让那公示七日早早过去!”

现在他非常开心那公示只在北京进行,南京诸官来不及发表什么意见了。

要不然不知道多少人争着用力想往外面跑!

山雨欲来啊!

只要北京城里承天门外张出了名单,家信还不第一时间往南送?

第一批地方官员补任的名单出来了,最显眼的是南京六部、都察院,有近六十人都“高升”一步。

不能说都是实质的高升,但哪怕只是顺着升迁的路径平级挪挪位置,那也是离开南京啊。

南京诸官补任了一批,又调离了一批。在大家都心知肚明的钦差南下抵达之前,六部事务恐怕暂时要停滞,至少无法让一些人快速做什么。

因为刚刚补任到此的人怕背锅,必定百般推诿流程有缺,不肯担当。

无形的压力笼罩着太多人。

操江都御史耿定力也无心去掣肘陈璘整饬长江水师或者组织座船战舰把勇卫营送走了,人家摆明就是要在这里镇着,你积极踊跃地想把他们送走是想干什么?

他只能终日里忙着“缝缝补补”。

张益他们表面虚与委蛇,但此刻却互相猜忌,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成为另一个“倭”字里被去掉的人。

只有叶向高此前任的是礼部侍郎,权力相对边缘,无非只是交往到了一个圈子。

张益日渐绝望。

在勇卫营真正驻扎于镇江西之前,所听所闻所交流的意见,无不是“同仇敌忾”,一定要为南京和江南争取到应该有的“尊重”和利益。

但是那边区区千人真的留在那不动之后,张益再怎么暗骂许多人软骨头也无用。

他自己不也畏之如虎?

那可是播州之役、崇山峻岭之间立下了一路首功的白杆兵,锦衣卫北镇抚使也在这!

镇江西面的军营里,马千乘十分不理解地问自己老婆:“咱们就一直在这里呆着,吃粮,操练?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