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冬三十娘

第167章、舆论的阵地(第2页)

苏松常嘉湖五府是特殊的,因为曾为张士诚殊死抵抗明军,所以朱元璋对这五府课以重税。

延续至今,有这个实力组织民运白粮的,又利用这一点渐渐鼓动着把加耗越收越多。

如今定下的新规仍然比嘉隆年间要高,但比当下的情况已经要好太多了。

萧大亨说的只是万历十七年的数据,如今又过去了十二年,当地白粮征收的加耗是多少?

苏松常嘉湖五府官员们说不出话来,对五府百姓来说,这确实是天恩。

但长州申家、太仓王家,必定要面对更大的非议了。

这是动了五府官吏和乡绅大户十分庞大的一份利益啊!

萧大亨只说道:“今岁秋粮征缴,本官和诸抚按都会严加监察。五府再无解运之忧,运军也好分派他处,若仍像年初一样出了岔子,陛下责罚下来,本官自然免不了罪责,你们也都逃不过。”

金花银的甜枣有,白粮的棍棒也有,此消彼长,五府说不出什么话。

“其余由单,先允湖广、江西报额。南直隶、浙江近运河,次轮再竞买认缴。”萧大亨这才看向其他人。

落实了地理位置上更远一些的地方优先,对南直隶诸府州来说这又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但浙江呢?首辅是浙江人,萧大亨也一直被认为是浙党干将,难道是要做样子以显不偏袒?

接下来就是湖广和江西分别说明今年的收成情况,然后根据可以给出多少耗银认下多少金花银份额。

二十万两,五府先分走了一笔,湖广和江西又分走了一大笔,剩下的真没有多少了。

在萧大亨的强势下,新增金花银的分配比想象之中要顺利很多。

只不过又是把争执放到了后面。

“叫常行首进来吧。”

众人看着一个中年人走了进来,穿的是一件绿官袍,上面绣着黄鹂,意味着他有八品官身。

“这位便是昌明遮洋行的行首常庆安。昌明号以六十八万两银子竞买了遮洋总,昌明遮洋行便由常行首掌事。蒙陛下恩典,赐了八品官身。”

“下官见过诸位大人。”常庆安站着行礼,“奉旨,昌明遮洋行会在南京城、武昌府、南昌府、淮安府、扬州府、苏州府太仓港都设坐店。承运的金花银和白粮,下官随后会一一亲去诸省府州拜访。”

萧大亨指着他:“先都认一认人。”

于是这些人一一与他通名姓、官职,同时心情复杂地看着披上了官袍的商人。

昌明号对新增金花银的运作,是直接在北京就呈到皇帝手中,在地方收的则已经可以用于购买其他货物再贩卖了。

常庆安说了第一批会设坐店、用来对接新增金花银的地方,这已经是一张初步的网络,而且是有皇商背景、涉及到税银的网络。

其行首还有官身,又近似一个官衙。

里外都古怪。

到了亲自前来这里的江西左布政使王思明面前时,常庆安也并不避讳其他人,弯了弯腰说道:“小婿孟希孔,今科进士,授官知饶州府乐平县。若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还请王藩台不吝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