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耀明冬三十娘

第171章、立场比是非重要(第2页)

朱常洛已经听过田乐对于北面的建议。蒙古内部,土默特先安抚,汗庭之主要灭了之后再安抚。女真内部,时过境迁,如今要扶持海西女真,在向西的方向能帮助大明灭汗庭之主,在向东的方向能阻止建州女真继续坐大。

但这都需要大明的兵力更强盛、钱粮更充足。

“那就说说今日正事吧。”朱常洛定了心,“京营练兵之外,兵备的事朕也一直在留心。如今锦衣卫和内臣朕都整肃了一番,南镇抚司管着的军匠,内臣管着的兵仗局,还有工部军器局那边朕准备让贺盛瑞建好了皇极门就去专管。另外,朕专设百家馆其中一事便是为了改进兵备……”

从登基之前到现在,花了一年的时间初步在财计内政上推开了一条门缝,在兵权上把亲卫私兵和京营的架子搭起来了,朱常洛自然要开始推动装备的革新。

登基之后命令利玛窦先拿出更多好处,他把消息送出去再到第一批东西过来,也花了很多时间。

并不是说如今他们的兵器技术和许多想法已经领先什么的,但进步和启发需要的正是交流。

徐光启目前在百家馆就专门管这件事,研究兵器兵备。

留下田乐,就是专门开这一个会。

“遵化那边的基础好,大小高炉已有七十二座,集中安排到那边。”

这是朱常洛早就想过的,产业集中。遵化就在顺天府,在去辽东的路途之中。

不论冷兵器还是热兵器,都需要钢铁。

而热兵器所需要的火药,也不宜仍旧放在北京城的王恭厂。

现在朱常洛要搞这件事了,并不想搞出个什么泰昌大爆炸。

只有一个特殊问题:把军工重地放在稍微远一些的地方,还是要做好防卫事宜。

“这件事朕也想过。”朱常洛认可田乐的看法,“京营五万五,朕一直有心优中选优。这次京营较技之后,朕准备先把本领最高强的人渐渐选成一个天枢营。这天枢营,朕准备让靖夷侯领着。他一直苦练武艺,苦研俞大猷兵书,天枢营只需有五千人,哪里都去得。那遵化诸厂,就由天枢营先驻防、训练。”

“天枢营……”田乐点了点头,“离马兰峪、大安口和喜峰口都不远……”

“倒无需他们协守。只是若有改进的新兵器,他们能最先试用、熟用。”朱常洛眼里生光,“几百上千精兵悍将,攻坚奇袭抵得过成千上万。地方若以为只要闹出点什么事,朝廷总得点兵数万劳民伤财地解决,那就大错特错了。突阵斩首剿抚并用,这样用兵只有赚没有亏。”

锦衣卫这次从江南“赚钱”当然不能作为同样的例子来说明,但如果地方上真有人异动,那么这种有特战性质的精兵能够以最快速度机动。

而且不用耗费过多粮饷,随身带着的银两就能满足不短时间的消耗。

在目前这种时代,面对内部叛乱,如果能够斩首其实效率最高。

播州是因为经营了不知道多少年,根基扎实;但最有可能搞出点什么乱子的,都在大明已经耕耘了这么多年的腹地,又都是汉人面孔,渗透进去的可能性大多了。

朱常洛按照定好的思路往下推动着,京城里的上一批消息已经彻底传遍大明核心省府。